荒野悲歌 作品

第1147章 跟老美的學術交流



            還有第四點,學術交流。

不管什麼領域的科研,都需要科學家之間不斷地交流。只有交流,才能產生思想的碰撞,才能碰撞出靈感的火花,完成技術突破。

可是,集成電路領域國內嚴重缺人,僅存的這些專家,放在國際上也就是三流水平。三流人才和三流人才在一起,怎麼也難碰撞出一流的靈感。

偶爾有一兩個頂尖的一流人才,就會顯得那麼孤單,找不到其他人進行交流,只能獨自思考、孤軍奮戰。

這是國內高端科研領域最嚴峻,也是無法解決的問題。

如果是在普林斯頓或者麻省理工,隨便一個下午茶都能找到人聊聊學術上的話題,很大可能坐對面的就是諾獎、菲獎或者圖靈獎的得主。

交流是雙向的。

兩個本科生在一起討論,很難誕生靈感。可如果是一個諾獎大佬,他就很有可能從一個本科生身上發現亮點之處。而本科生也能夠通過點撥,開啟新的認知世界。

這是知識結構和思維層次的問題。

國內任何一所高校都沒有這樣的學術環境。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國家和一些重點高校一直在推動著送人才出國的計劃。把優秀人才送出去,讓他們去國外的高等學府繼續深造、學習。

不僅有大學生在校期間交換生計劃,還有面向畢業生的免費公派出國計劃,甚至很多講師、教授、博導們也經常能獲得幾個月的臨時去國外學術交流的機會。

在這個方向上,國內走在最前沿的就是清華北大。

別的學校也都有這種外派的學術交流計劃,不過,這種學術交流是對等的,什麼樣的層次去什麼樣的學校。清華北大的學生,可以送到美國的常春藤。吉大、北科的這種高校,就只能送到愛爾蘭、新西蘭的一些學校了。

去了美國常春藤,學術氛圍好,生活條件也好,很多人就留下了。去了愛爾蘭、新西蘭等一些小國,發現科研環境還特麼不如國內呢,回國率就會很高。

總之一句話,對等交易。

哈佛、普林斯頓這種級別的大學,學術水平遠超清華北大,憑什麼允許清華北大的人過來學習、過來學術交流?

以常春藤的實力,還真不屑於把學生和老師派到清華北大來做學術交流。

允許的原因,就是交易。

拿人才換學術。

常春藤的高校很有自信,他們相信學術交流的人才來到自家學校之後,能夠被這裡的環境所感染,願意留下來一部分,為他們做貢獻。

也就是說,常春藤高校擁有了一批來自國內的頂尖人才。而國內也通過學術交流,學到了一些領先的知識,讓剩下那一部分願意回國的人才帶回來。

雙方各取所需。

要是國內出臺種種政策,把出去的人才都召回來了,美國再難以從國內獲得人才了,交易的天平被打破,就容易出問題。到時候,美方就必然會嚴厲限制國內大學生出國學習、交流的機會,就只能閉門造車了。

除此之外,還可以有政府間的合作,來推動學術交流。企業也可以發揮作用,就是給錢。

常春藤都是私立學校,每年的收入主要就是來自社會捐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