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野悲歌 作品

第1263章 越分享,收穫得越多



            既然遇到了spotify,周不器就沒理由錯過,怎麼都要參與進去,投一筆錢。未來這會是全球最大的音樂流媒體巨頭,市值一度超過500億美元。

不過,這是他重生時的狀況。

更長期會怎麼樣?

比如30年、40年後會怎樣?

先知先覺失效了,周不器就要根據這輩子做互聯網對這個行業的理解和思考來作出判斷了。

他不看好spotify更長期的發展。

前幾個月,他深度考察了視頻流媒體市場,幾經週轉,最終放棄了收購hulu,選擇了跟進奈飛。

奈飛是有前景的,不管是30年還是40年後,這都會是一家優秀的世界級公司。因為從運營模式上,奈飛和spotify有著本質區別。

奈飛有自制劇。

而且,非常強大!

不僅能自己拍電視劇,還能挖來好萊塢最好的導演、最好的演員去拍流媒體電影。不是那種粗製濫造的“網絡大電影”,而是那種能夠衝擊奧斯卡最佳影片的檔次。

現在的奈飛還沒有開啟這條路線。

因為視頻流媒體業務剛剛興起,好萊塢巨頭們還處於摸索階段。等過幾年奈飛做大了,好萊塢就要搞么蛾子了,就開始集體地抬高影視版權的價格。

超高的版權價格,讓奈飛苦不堪言,從市場裡融到的錢都用來購買版權了,每年要面臨鉅額虧損。

即便這樣,很多優質的版權好萊塢巨頭也不願意授權,只會在自家的平臺上獨家播出。比如迪士尼動畫,只能在迪士尼的媒體上看到;比如hBo的電視劇,只能在自家的電視臺中看到。

沒辦法,奈飛只能搞自制劇。

這既是無奈之舉,也是在夾縫中尋找到的一個能夠脫穎而出的正確的道路。流媒體的行業,版權就是“核心技術”,誰掌握了版權,誰就有絕對話語權。

一旦流媒體平臺沒有版權,只能依賴外部提供,就會遇到卡脖子的風險。版權方哄抬物價,會把平臺方的所有利潤都榨乾。

比如spotify。

這家公司就算是世界第一大音樂流媒體平臺了,卻從未盈利過。最多的時候,一年營收超過50億美元,可30億-40億美元都交給四大音樂巨頭當版權費了。賺的越多,版權費就越高,自身虧損就越嚴重。

而音樂產業的性質,就導致spotify不可能像奈飛那樣搞“自制音樂”。

影視行業有巨頭,但沒有寡頭。好萊塢就有上千家影視公司,全世界有幾萬家影視公司,競爭很激烈。

音樂產業就不同了,全世界一共就四大音樂巨頭,環球、索尼、華納、百代。甚至環球音樂還有意要收購百代音樂,變為三大音樂巨頭。(2012年完成收購)

這就是一個寡頭壟斷的行業。

壟斷的危害性和高度集中化,導致spotify不可能以自制音樂的方式從夾縫中成長出來,就永永遠遠地要受制於版權方。

如果spotify是一家美國公司,比如蘋果、亞馬遜旗下的音樂流媒體業務。這些硅谷巨頭實力很強,三大音樂巨頭加起來都不夠人家一個小手指,就不敢太欺壓。spotify是一家獨立發展起來的瑞典公司,上市的時候甚至選擇了dpo模式而不是ipo,又把華爾街給得罪了,困境之大可想而知。

周不器通過自己的分析和理解,不認為spotify能夠有一個很光明的未來。除非spotify願意賣掉自己,委身在超級巨頭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