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野悲歌 作品

第1260章 青訓


  這天,周不器跟著大衛·吉爾,一起看了曼聯的預備隊、u18青年隊,還見了13-16歲年齡、11-12歲年齡組、9-10歲年齡組的小隊員們,又跟青年學院院長布萊恩·麥克萊爾、青年足球總監吉米·瑞恩進行了一些交談。

  說法跟大衛·吉爾差不多。

  對小球員來說,不應該是踢足球,而是玩足球、享受足球,不能太專業化,不能教得太多。

  有天賦的孩子,不用指導也能閃光。

  沒天賦的孩子,要通過後天的指導和不懈的努力來閃光。

  但問題就來了,足球的競爭太激烈了,單靠努力不可能成為職業球員。對青訓梯隊來說,就是不停地“掐尖”的過程。

  從50萬的青訓孩童中掐尖,掐出1萬人,就是9-10歲年齡組,覆蓋到整個曼徹斯特大區各種層次的青訓中心;到了11-12年齡組,掐出2000人;到了11-12歲年齡組,再掐出400人,這就到了職業俱樂部青訓的層次了,社區俱樂部和業餘俱樂部已經偏邊緣化。

  再然後,就是曼聯和曼城兩家英超球隊優中擇優的掐尖了。

  到了13-16歲年齡組,兩傢俱樂部會從各個渠道中吸收人才,掐出50人左右。這個時候,孩子們到了青春期,對足球的理解也深了,也懂了人和人的相處、團隊協作等關係,就可以真正地接受專業教練很充實的技戰術方面的指導了。

  然後再掐出20人左右進入u18梯隊。

  大體的“掐尖”邏輯,就是儘可能地篩選掉那些沒有天賦和天賦不夠的孩子。讓孩子們通過天賦來脫穎而出。

  對一批苗子來說,有天賦的苗子長得很快。沒有天賦的苗子,如果拔苗助長,也可以和有天賦的孩子長得一樣快。

  這對苗子和體系來說都是災難。

  拔苗助長的苗子不會有未來,而他們的出現反而會大大增加教練的選材難度。一旦他們被選上了,既是浪費了足球教學資源,對他們的人生成長也是一段彎路。

  拔苗助長的球員看起來水平很高,可是上場踢球了就是不行,必然要被淘汰,就會造成極大的內卷化。

  與其等孩子們長大了再淘汰,不如早早地就把沒有天賦的孩子淘汰掉,讓他們在年齡很小的時候就可以有其他的選擇方向,尋找真正屬於自己的領域,足球、籃球、跑步、鋼琴、芭蕾、唱歌、鐵人三項、滑雪……儘早的淘汰,就可以儘早的轉行,儘早的找到正確方向。

  想要做到這個,就是在年紀很小的時候不要教得太多,船大了就不好掉頭了。多試幾個方向,尋找天賦,然後再定點攻克。m..Com

  英國甚至還有法律,如果教了小孩子太多知識,會被認為是犯罪。因為你根本無法確定你教的知識是否有利於兌現他的天賦,是否會把小孩子引入歧途、扼殺創新。明明一個孩子對數學沒有天賦,卻給他灌輸了他太多的數學知識,幫助他不停地考第一名,就容易造成選材誤判。

  恍惚之間,周不器發現歐洲的足球培訓,跟基礎教育都是同樣的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