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野悲歌 作品

第2225章 經費難

跟很多老外一樣,周不器也得看字幕去理解,可這都不重要了……在真正的藝術表演面前,字幕又能怎樣?





這本來就不是大眾商品。





美國這邊消費能力很強,但普遍沒啥文化,所以美國院線裡上線的電影,往往都是沒有字幕的,因為對絕大多數的觀眾來說,他們沒有看字幕去理解影片的能力。





所以那些能夠在美國賣出大票房的外國電影,無一例外都是經典中的經典。





比如國產武俠片《英雄》。





《臥虎藏龍》在美國大賣,那是因為這部電影有英語版本,用的演員基本都來自港臺,他們都會英語,有原版的英語版本。





《英雄》就不一樣了,只有國語版。





美國人要看著字幕去欣賞這部電影,可仍舊是賣出了5000多萬美元的票房。這樣的數據,在美國的外語片票房榜單上排名第二,第一的是意大利經典《美麗人生》,第三的是韓國的大作《寄生蟲》。





對大眾階層來說,字幕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可這裡是百老匯。





這本身就是個巨大的門檻。





晚上會跑到這裡看戲的觀眾,那都是對生活有一定的追求、對藝術有一定的理解高度的群體,對他們來說沒有任何障礙。





在整個看戲的過程中,周不器甚至能夠感受到瀰漫全場的那種仰望的感覺。





就像寧雅夢說的。





像周不器這些優秀的人,總歸是要有一些追求的,總不可能真的躺平下去渾渾噩噩、平平淡淡地過一生。





崑曲就讓他看到了下一個方向。





不說別的,單是崑劇裡這種祖先們曾廣泛說過的正統語言而現代人卻根本聽不懂以為是什麼小眾的方言,只這一件事就很值得重視。





一旦上升到了文化的高度,哪怕再有錢,周不器也會有一種卑微的感覺。





在厚重的歷史帷幕下。





人生這短短的100年,又算得了什麼?





周不器本來就喜歡歷史,這一下算是達成了某種契合。





三個小時的表演終於結束了。





主創團隊們上臺謝幕,有演員、有樂手、有化妝師、有指導老師……這時,劇院裡的大燈已經亮起來了,這下就可以把那些老外的表情都看清楚了。





場面很震撼!





滿場觀眾全都站了起來,掌聲若雷鳴!





周不器回頭看了一眼,甚至看到很多老外都一把年紀了,眼淚都撲簌簌地往下落,也不顧著擦,只是賣力地鼓掌,用力地鼓掌,為這種傳承幾百年的傳統藝術鼓掌。





以至於周不器也差點掉眼淚。





不是被崑曲強大的藝術感染力而影響的,而是被當下這一幕給感動的,讓他忽然覺得藝術有著穿透一切的力量!





跨越了民族跨越了國家,跨越了語言也跨越了形式……甚至周不器都看得一頭霧水並不能崑曲演員在臺上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的意思,可這不重要。





藝術這東西本來就是抽象的。





看的是一種感覺。





就像《清明上河圖》的歷史價值要遠遠大於藝術價值一樣,這是工筆畫,是古代匠人的畫作,而不是畫家藝術家。





大藝術家玩的都是抽象畫法,都是寫意畫。





在這個層面,東西方的藝術似乎在冥冥中達成了某種統一。法國的沙龍畫派的油畫,逼真得都跟照片似的,可真正被仰望的是梵高、莫奈,是晚年的畢加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