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局獎勵一個趙子龍 作品

第915章 理政(二)

  好傢伙。

  這數據比他們還要記得準確。

  到底是臥龍。

  文翁臉上閃過一絲無奈:“閣主,這一萬四千人非是各級學府不接納,而是他們根本不願意來就讀。教務司的官員都下村入戶了,可有的百姓就是守著那幾畝薄田也不願送孩童入學,還有的孩童死活不願意入學,有一部分因為是女童的緣故,被限制在了家中,做些手工活計。”

  不是所有人都希望孩子讀書的。

  至少有的百姓就是如此。

  如今炎黃來錢的途徑很多。

  狩獵、商賈、種田,甚至於成為一名家丁護院也不是不行。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百姓選擇多了。

  倒是對這樣的學府不在乎了。

  比如有些有錢人,他們不入學府,依舊能夠享受到比入學孩童還要好的教育,他們又如何會入學呢?

  “教書育人乃是國之大策,也是炎黃之基,主公說過,炎黃教育不能落下一人。文司長,這部分人還需要努力一番,切莫任其在外放任自流。”諸葛亮想了想,倒是覺得這樣的理由是合理的。

  有的人是有錢,有更好的條件,這部分人不用管。

  但更多的人是愚,要處理這些愚人,問題還是在教務司身上,這非是政令能夠解決。

  就拿主公秦天縱跟他講的事例來說。

  在藍星,有些人早上發的扶貧豬牛羊,下午就成了盤中餐,後面三百六十四天吃洋芋、紅薯之物。

  這就是部分百姓的侷限性,他們根本不懂得什麼叫深謀遠慮。

  啟迪民智,這非是一時半會能夠生效的。

  “是!閣主放心,卑下定當竭力。”文翁感覺壓力山大,不過倒也鬆了一口氣。

  幸好沒有責怪於他。

  教務司這些日子以來算是整個炎黃花錢最多的部門之一。

  幾十萬孩童的修煉,從築基到功法武技修煉等等,這都是一筆極為昂貴的費用。

  光是財政處撥款就達百億之多。

  這可是讓一眾同僚羨慕不已,有的人甚至天天嚷嚷削減開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