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樓聽雨 作品

第380章 貝納爾的效忠

丹爾羅港,



貝納爾剛剛從李斯那裡離開,心有餘悸地準備返回他在丹爾羅港臨時的住處。



沒有管身後的動靜,和其他舊貴族分別之後,在黃金級刺客的護衛下轉進了一條小巷子中。



“請稍等,貝納爾閣下。”



沒走多遠,貝納爾就聽見身後傳來的聲音。



他腳步一頓,轉頭看見,發現拿著法杖的伊沃爾從半空中落了下來。



護衛也從貝納爾身後的陰影中出現,手握著鋒利的匕首警惕地提防著伊沃爾。



“伊沃爾閣下,還有什麼事?”



貝納爾看著突然出現攔住他的伊沃爾,冷靜地說道。



“貝納爾閣下,凱恩公爵有事請您私下聊聊,不知道你現在是否有時間?”



伊沃爾站在兩人的面前,語氣溫和地說道。



他對貝納爾的態度,比剛才面對那些舊貴族們好了不少。



看李斯大人的意思,似乎是想拉攏這位曾經的伯蒂奇王國公爵。



“.好。”



貝納爾猶豫了一番,沉聲回道。



剛才伊沃爾說的話,已經隱隱給他表明很多信息了。



李斯·凱恩已經是被菲斯王國冊封為公爵了麼?



貝納爾神情凝重,他之前蒐集的情報中李斯還是一名宮廷侯爵。



如果李斯真的已經被冊封為公爵大人,並獲得了丹爾羅港的領地,那和他之前的猜測就有比較大的出入了。



丹爾羅港被菲斯王國佔領還沒有多久的時間,按理說王國根本不可能在這個時候就將一塊不太確定的領地作為李斯的封地。



所以只可能有一個情況。



那就是丹爾羅港是李斯想要的領地,並提前主動向那位莫頓國王陛下請求冊封這塊領地。



嘖!



伊沃爾感覺到有些麻煩了,如果和他猜的一樣,那就說明李斯並非是臨時起意,他在丹爾羅港被菲斯王國佔領之前就惦記著這裡了。



甚至可能,他為此還做了很多準備。



對!



也只有這樣,伊沃爾和格雷斯這兩人才會這麼快就被李斯收服。



看來,李斯·凱恩對丹爾羅港非常看重啊,家族的中心還是要調整一下,不能和李斯對抗。



雖然家族曾經也是伯蒂奇王國的公爵家族,但是現在的情況根本不可能直面李斯的壓力。



先不說李斯自身的實力,已經比他們家族所有人都強了,他下屬和背後的勢力都很非常堅挺。



這就是一位正在冉冉升起的強權貴族啊!



腦海中瞬間轉過很多念頭,貝納爾突然有了別的想法。



如果有機會,是不是可以讓家族依附著這位凱恩公爵,繼續在這塊土地繼續傳承下去?



如果是別的伯蒂奇舊貴族,可能還緊抓著過去的榮耀不願意放手,但貝納爾並不是這樣膚淺庸俗的人。



他明白現在他的家族雖然還擁有較強的實力和足夠多的財富,但終究只是無根之萍。



如果沒有一處容身之地,家族隨時有可能在未來傾覆。



“走吧?”



伊沃爾手握著法杖,對貝納爾說道。



他對這位曾經的伯蒂奇公爵大人有所耳聞,知道這位低調但睿智的人。



“嗯。”



貝納爾點了點頭,隨後對站在他身後的黃金級刺客護衛說道:



“帕爾,你先回去等我。”



“貝納爾大人,請讓我跟隨您!”



黃金級刺客帕爾沒想到貝納爾竟然不讓他繼續跟隨,有些焦急地說出口。



如果是其他時候,他可能還不這麼在意,畢竟敢對家主出手的人並不多。



但他可還記得,那同為伯蒂奇王國公爵的羅蘭多那慘烈的樣子。



他可和別的護衛不一樣,他是貝納爾親自培養出來的,自然對貝納爾忠心耿耿。



“沒事,你先回去吧!”



貝納爾不容置疑的語氣說道,擺了擺手。



帕爾見狀,不敢多說,只能遵從命令,潛行隱去身形離開了這裡。



伊沃爾挑挑眉,他倒是不在意貝納爾繼續待著這護衛跟著,但貝納爾這樣樣子無疑更有誠意。



隨後也不再耽擱,給貝納爾施放了【高級飛行術】,兩人朝著城外飛去。



“公爵大人!”



李斯轉過頭,注意到伊沃爾帶著那位貝納爾就飛了過來。



“你們來了啊。”



李斯笑著說道,留了點注意力放在後方的戰鬥中,看向他邀請來的貝納爾。



貝納爾向李斯微微行禮後,目光就被裡莎和羅蘭多那名黃金級侍衛戰鬥吸引了注意力。



讓他吃驚的是,剛才在李斯身後那柔柔弱弱的少女,現在竟然完全壓著那位黃金級戰士戰鬥。



如狂風暴雨半的法術攻擊讓那名黃金級戰士根本沒有反抗的能力,只能狼狽地不停格擋閃躲。



果然,李斯的身邊都不是簡單人啊。



這位少女表現出來的實力甚至超過了伊沃爾和格雷斯。



貝納爾的心情不由地更加凝重了幾分,現在看來李斯所掌握的下屬勢力甚至比他想的還要強。



自己家族好像真沒有什麼,能引起這位新任公爵大人的重視。



李斯沒想到裡莎的戰鬥還有這樣的效果,在聽到貝納爾對他的稱呼後,就知道伊沃爾已經和他說了不少的事情了。



“貝納爾閣下,剛才人多眼雜,所以我才想請你過來私下聊聊。”



李斯看著面前沉穩的中年人,笑著說道。



“公爵大人客氣了,我們也只是想能有一個新的容身之地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