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靈 作品

第69章 巴山背二哥

 陳子謙扭頭看向陳安:“混?啥子叫混,莫亂說,小心禍從口出!我們只是以前在你們這個年紀的時候,跟著長輩們當過幾年背老二,經常往返漢中和我們縣城這邊,也算是見過點世面。”

 聽他們這麼一說,陳安大概明白一些東西了。

 這說起來,那算是在六十年代的事了,也是艱辛的年頭。

 漢中是樞紐地方,南來北往的人眾多,人員最是複雜,沒有點狠毒的人還真不一定能走下來。

 大巴山區,由於地勢險惡,交通不便,自古以來,山區的生產生活物資多靠馬馱人背,人們把在山間背運貨物的青壯年男子稱為背老二或背二哥。

 一個貼背彎曲的背夾和一個打杵就是他們簡單的工具。

 山裡野獸出沒、盜匪猖獗,所以,背二哥多結隊出行,彼此照應,共同抵抗路途上的險惡。

 這個職業在汽車運輸興起以後,米倉道、漢壁古道上,就開始少見這群頭頂高天、腳踩蜀道的背二哥了。

 但並不是沒有,哪怕再過上二三十年,在萬源大竹河鎮都還有,以這種古老的背運方式,行走在古代文明和現代文明的高山之間。

 還有更多,轉變成了在周邊縣城和山城棒棒軍一樣,靠出賣體力為主的特殊群體。

 走在縣城,經常會看到揹著一個喇叭口的大揹簍,手上拿著個t字形的打杵子,嘴裡叼著根菸或者是啃著個饅頭,在車站、碼頭、大街小巷、東張西望找活幹的人就是。

 只是將長途背運變成短途,在人口相對密集的城鎮中,尋找一息尚存之地。

 農閒時,他們在城裡背運貨物掙錢,到了農忙,又會趕回農村老家種莊稼。

 除了少數一家人都進城謀生的以外,大多數背二哥根本捨不得,將在城裡賺來的血汗錢用在租房和住賓館上面。

 他們寧願在街上、洞口、橋下隨便找個地方,往揹簍裡一鑽就能湊合一宿,一到冬天寒風過境,只能蜷縮著身子哆嗦到天亮。

 白天辛苦幹活,晚上露宿街頭,天當被,地為床,走哪吃哪,一天的生活費甚至不足15元,四處漂泊,居無定所,為的不過就是多攢點錢養活自己和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