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暗中

聶廠長想了想,認同的點點頭,不過事關自身的前途,還是忍不住問了句,“那楊廠長會競爭書記的位置麼?”

黃書記端起茶水輕抿一口,“如果他足夠聰明和理智就不會!”看著聶廠長探尋的目光,黃書記繼續解釋,“現在這個時期一動不如一靜,尤其書記這個位置,事關思想工作,不好坐啊!”

“你是部隊出身,思想上是跟著教員走的,在團結同志這方面你做的很好,所以伱是有優勢的!”

關心則亂,事關自己正廳的這一步,聶廠長還是不放心,又追問道:“如果楊廠長一定要爭取書記這個位置呢?”

黃書記笑著指了指聶廠長語含批評,“教員教導我們,黨的一切工作都必須以群眾利益為出發點和落腳點!這個跟在什麼位置有什麼關係?如果組織上認真討論後還是覺得楊廠長更適合書記的工作,我們配合工作有什麼不好呢?”

聶廠長連忙解釋:“我是擔心現在的研究工作!”

黃書記搖搖頭,對聶廠長的表現有些遺憾,“我2月份就要調到石景山鋼鐵廠去了,相比之下紅星軋鋼廠畢竟規模小,也就不到2000人!如果冶金部不支持軋鋼廠這邊的研究工作,我們也只有將錢科學家等人請到石景山那邊了,那邊也有軋鋼分廠,總之,研究工作不能停!我和老周還扛得住壓力!就像老周說的,我們立身持正,就算打官司打到最上面,我們也不怕!”

“至於紅星軋鋼廠還是保持老樣子好了!這麼多年一點的提升技術的意願都沒有,無論是無縫鋼管還是冷軋不鏽鋼的技術還都要從兄弟單位引進!”

黃書記深深的長嘆了一口氣,“64年冶金部大價錢引進奧地利50噸的轉爐、瑞典50噸的電爐和聯邦德國8輥及20輥冷軋不鏽鋼的技術和生產線,來建設太原鋼鐵,你知道了多少錢麼?幾個億啊!”

“能賣多少小米啊?這些都是咱們用農民辛辛苦苦種的糧食換回來的!”

黃書記談到這個話題的時候感到深深自責,“所以咱們獨立自主的研究工作一定要堅持下去!我和老周之所以同意顧維軍的建議從單缸柴油機這裡發力,也是考慮到符合教員一手工業一手農業這一思路,即可以最快的速度有成果,也可以有力的支援農業生產!”

“有了成果,後續的技術研究工作的壓力就會小很多!將鍊鋼爐從30噸提升到50噸,100噸,將軋鋼機從2米寬升級到4米寬,都需要更多的時間和投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