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詩詞殿堂無我,怎敢配稱殿堂?

  這傢伙拉幫結派排除異己,一手遮天說一不二。

  後來皇太后走了,仁宗終於可以親政了。

  這小子居然還捏著權利不撒,旁若無人的繼續在朝中主政。

  都尼瑪到這份上了,別說李治那等心眼兒比篩子還密舅舅又怎樣敢威脅我皇權說宰就宰的黑心蓮,你隨便換個正常點的皇帝,都很難忍得了。

  哪天因為左腳先跨進大殿門被皇帝找個由頭宰了一點都不稀奇。

  但仁宗不。

  呂夷簡死的時候,他不僅沒放鞭炮慶祝,還真心實意的大哭了一場。

  【“安得憂國忘身如夷簡者”】

  彈幕幽幽道。

  【李治:讓我看看後面的人都是怎麼當皇帝的……6】

  【李家黑心蓮小九兒想了三天三夜都沒想明白這到底是怎麼忍的(狗頭)】

  【長孫無忌:不是,這是真實存在的麼?】

  【歷代的權臣都要哭了好麼哈哈哈哈哈哈!】

  【奧喲,怎麼又是個姓呂的……(狗頭叼花)】

  【呂不韋:你暗示誰呢?】

  【呂夷簡也別碰瓷呂不韋了,雖然都呂,但是人呂不韋的執政能力他拍馬也趕不上。】

  【要把呂夷簡擱到呂不韋的位置上,政哥用忍那麼多年?第二天都把他給收拾了(狗頭)】

  天幕前。

  李治眼角抽了抽。

  “跟朕有什麼關係……”

  嬴政笑了一下。

  “呵……真是久違的名字了啊。”

  呂夷簡臉色青白交加,在滿朝詭異的視線中,憋了半天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仁宗看了一眼,甚至寬慰他。

  “呂相勿慮,您是真心為朝廷做貢獻的,朕的態度不會因為這些後世子孫的些許玩笑話改變的。”

  ……

  呂夷簡此人,安定政局的貢獻不是沒有。

  但格局和能力都差了點。

  無論是對內國家的治理還是對外的軍事政策,他基本上沒什麼建樹,晚年又在朝中因洩私憤幹了不少混賬事兒。

  在他主政時期,宋朝政治停滯,腐敗極為嚴重。

  至於對外打不贏西夏這一點都不必提了,畢竟整個宋朝基本上對外也沒怎麼贏過,前輩後輩都是瘸子,自不必笑他這個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