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吾不禁夜 作品

第1815章 “海怪”(二)

    暴發戶麼手上好幾個大金戒指,脖子上一根大金鍊,大把大把得錢捐給佛門。

    道德經有云,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

    這個施主手裡有閒錢,將它捐給了需要的人,自己買個心安,順便求菩薩保佑自己生意興隆,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可再生資源。反倒是馬太效應裡所說的,凡是有的,讓他多餘,沒有的,連他僅有的都拿走,這是不可再生的。

    平民、工人有錢和時間後才可以循環,中世紀的香料貿易,20世紀的汽車工業,羅斯福新政,雖然原因不同,本質都是一樣的。

    看穿了這一幕,再看下一層,施主的錢是如何而來。販毒這種損陰德、喪天良的事幹不得,自知心不安,迷途知返才對。

    那黃金其實是星辰死亡時留下的一點殘骸,是自然現象中的一種,與太陽只是星辰之中的一個同理,不值得崇拜。

    如果此時有個時間轉換器,能轉到2000年以前,也就是公元一世紀左右,當時的巴黎應該還是個原始森林。住在這裡的以高盧人和凱爾特人為主,在奧古斯都率領大軍進駐之前,凱撒已經將所有抵抗的高盧人都給殺光了。

    他們埋葬的地方就是現在的戰神廣場,也就是埃菲爾鐵塔的附近,那是一個萬人坑。

    見識了那麼多人的慘死,高盧人已經馴服了,不再抵抗羅馬人的統治,但這一次奧古斯都發兵卻不是為了鎮壓平民,而是進入森林,消滅德魯依教徒。

    德魯依是凱爾特人的祭祀,同時肩負著詩人、天文學家和占星家等多重身份,但凱爾特人並不是只生活在英倫三島的。

    曾經凱爾特人也遍佈整個歐洲大陸,直到羅馬帝國崛起的時候他們還是一股不可低估的軍事力量。

    直到公元前385年,凱爾特人洗劫了羅馬城,這次慘痛的歷史一直被羅馬人銘記,到了公元前49年,凱撒打敗“高盧的”凱爾特人才一雪前恥,也就是說當時凱爾特人的文化中心就是昔日“高盧的羅馬”,現在的巴黎,高盧人曾經和凱爾特人一樣信仰德魯依,最初的父親狄斯神是德魯依們傳下來的。

    德魯依轉職儀式中有一環,即參與專職儀式者必須獨自在海上漂流或者活埋在地底,不論是哪一樣都夠要命了,在經歷了無限接近死亡後,轉職者方才成了德魯依。

    習慣了改造自然、征服自然,順應自然的感覺便是在自然中攫取生存所需的東西,河裡的魚如果一年全捕光了,那麼以後就沒得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