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吾不禁夜 作品

第1836章 巫魔會(十二)

    這種感覺就和看到異教徒的感覺差不多,因為它撼動的是解釋世界的權力,普通人在電視上看到了有關節目會當成娛樂,看那些神棍和偽科學家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

    只有事情被自己遇上了才會著急,西方人通常找教會,但是首先不要找新教的神父,新教是不相信驅魔儀式的,塞勒姆事件中的牧師們“治療”痙攣的女孩們用的手段是祈禱,不存在撒聖水、念驅魔經的內容。

    新教教會不承認羅馬教會的權威,要找他們借人需要一個漫長的手續,沒受洗的還要排隊,等待時間比預約門診還要長。

    至於東方則要去找那些“仙人”,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古人向來都有尋仙問道的習慣,霍格沃茨藏在蘇格蘭高地,麻瓜眼裡看著就像是個廢墟,其他魔法學校也差不多,都是人跡罕至的地方。這個時候要麼去找名門大派,要麼就去找名氣很響的,遇上騙子還是真有本事的全憑運氣,這也導致了東方平民對“有本事”的巫師的崇拜,不會和西方的民眾,驗證了對方的巫術是真的反而要躲得遠遠的。

    東方巫師在西方很不好混,不過海外也有龐大的“市場需求”,這主要是來自於華人華僑的。有一些人只是跑到西方來掙歐元、美元,他們並沒有獲得國外的國籍,生病如果去看西醫,在沒有醫療保險的情況下不僅會產生驚人的費用,還有可能被遣返,中國城的中醫館成了他們看病的地方,木質櫃檯裡放滿了各種動物屍體,熬出來的中藥就跟魔藥一樣口味奇特。

    對於歐洲警察來說,中國城向來都是個魚龍混雜的地方,意大利廣場位於巴黎的十三區,十三在西方是個很不吉利的數字,對中國城的居民來說沒有這方面的忌諱,入夜後依舊很熱鬧。

    巴黎的中國城沒有倫敦中國城那麼濃郁的古典氣息,有牌樓什麼的,更多的是現代建築,但就和分佈世界各地許許多多的中國城一樣,巴黎的中國城到處都是餐館,只有從那些招牌上的中文可以分辨出這裡確實是中國城。

    張濤在路邊的餐車上買了冷春捲,分了一半給西弗勒斯,兩個人一邊吃一邊走進了一家照相館,老闆是個頭髮全白的華人,他正在櫃檯後戴著眼鏡看報紙,聽到門上的鈴鐺響了抬頭一看,立刻站了起來。

    “介紹一下,只是趙先生。”張濤指著老闆說,又指著西弗勒斯“這位是史密斯先生,他是來洗照片的。”

    此時西弗勒斯正在打量這個照相館,櫃檯上放了不少的老照片,甚至有黑白的,一對說不上是新婚夫婦還是男女鬼,兩人正經危坐、面無表情,身上穿著清朝的衣服,就差把手抬起來,和電影裡的殭屍一樣跳起來了。

    “是要加急嗎?”趙老闆問道。

    “加急。”西弗勒斯將相機拿了出來交給了他“馬上就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