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吾不禁夜 作品

第七十三章 坩堝的厚度(三)

    而且行會不允許使用超出慣例的工具,為了防止會員之間惡性競爭,每個會員的產品數量、質量、價格都有嚴格控制,防止削價競爭,即便有技術革新,技術管轄權也在行會手裡,而非個人手裡。

    在意大利等早期發展起來的毛紡織業中心,行會施行的時間比英國要長得多,同時當英國的行會制度已經基本消滅的同時,大陸的行會制度還有殘餘。

    就像夏普塔爾說的,如果沒有那種自由,技術進步是不可能的,只要繼續堅守傳統,馬賽皂過個兩百年還是路易十四時期的那個配方。

    毛紡織業行會互相監視,而棉紡織業則是防止對方偷看、偷學,雖然它們有很多相似之處,卻走的是南轅北轍的路。

    克重是粗紡毛呢的重要指標,常常是克重越高,質量越好,價格也就越貴,相反克重低的面料價格低廉,質量也會差一些。

    就像之前喬治安娜拿在手裡的布,它們是等重的,可是面積不一樣,重量除以面積,單位平方米的重量也就不一樣了,也許a塊布看著比b塊布大,可是a的密度比b低,a用的經緯線數量也就少了。

    另外一個就是支數,如果一磅的棉花紡紗可以紡8400碼的棉線,這種就是10支紗,16800碼就是20支,紗線也就細了很多,一般40支以上的才能稱之為高支紗,這需要優質的原材料和高檔設備才能紡成。在等重的情況下,高支紗的密度要比低支紗密得多。

    至於幅寬的問題則以窗簾為例,有的窗戶是細長的,從天花板落到地面,這樣的窗戶要很長的窗簾,也就是窄幅布,如果窗戶很寬就用幾塊窄幅布拼接而成。如果窗戶很長、不高,則用寬幅布,一整塊就夠用了,不需要拼接。

    總之這一行的“水”可能比海還要深,她要是跟21世紀拿破崙·波拿巴的崇拜者們說,她和他們心中的偶像討論窗簾的問題,估計會被笑死。

    但她覺得這是“和平”的一線生機,網眼變細了,一些不適合的人就會退出,很多人是看著棉布的暴利才幹的。等他們發現工藝如此複雜,要改設備需要投入資金還要停產停工就會冷靜下來了。

    不只是英國,法國這邊的人也可以防住,細棉布很輕薄,然而現在不論是英國還是法國都沒有形成標準,也就是所謂的不合格、退貨的標準,反正這個時代的人已經瘋了。

    發明騾機的克朗普頓後來又開了一家小廠,那些用他發明的機器發財的工廠主又害怕他競爭排擠他,等克朗普頓發明了新的梳棉機後,克朗普頓把它給砸了。他過得窮困潦倒議會又不允許他出國,拿破崙派出的商業間諜找過他,這些工廠主這時候捐了500英鎊給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