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吾不禁夜 作品

第一百七十四章 花之爭(十六)

    整個三月似乎都是用來祭祀的,這個月不僅僅是媽祖的生日,還有一個名為“清明”的節氣,這段時間裡中國人會用來祭祀祖先,並且還會有人踏青遊玩。

    在澳門的時候尼克遇到了一支出殯的隊伍,他們會打一種名為“遮魂傘”的傘,目的似乎是保護死者的靈魂不會被太陽傷害,傘下站著一個捧著父母牌位痛哭流涕的“孝子”。

    到了墳地後也有很多人在祭祀,但是這些供奉給親人的貢品不會像供奉給媽祖的貢品一樣被吃掉,祭掃完後會留在那兒,沒多久就會被飢餓的流浪者給吃掉了。

    小孩子則會玩一種名為紙鳶的玩具,他們並不會像“孟母三遷”的故事裡那樣學著上墳的人哭泣。

    孟子不像孔子那樣有名,他是在孔子去世70多年後出現在歷史舞臺上,而且他一直尊敬孔子為自己的老師,他和孔子一樣出身卑微,也是在母親無微不至的關懷下得到了良好的教育。

    他的著作《上孟》和《下孟》彙集了他與各諸侯國君主交談的對話錄,裡面概述了他的道德觀念和政治主張。他言辭犀利,敢於直言,並沒有刻意推出治國的綱領,而是民意政權的起源。

    《中庸》是一套道德體系,道德就是以此為基準,在兩個極端之中保持不偏不倚的狀態,根據孔子的說法“中”與“和”是所有秩序及道德觀念的源泉,書中的部分段落很有說服力,其中有一段描述了君子應有的作為,這也是孔子這位聖賢所理解的,儘管如此《中庸》讀起來還是讓人感到極為單調乏味。

    神甫決定為提督採用順勢療法,即顛茄來緩解提督搏動性的頭痛和高熱,它在西班牙被當作散瞳劑,女人們相信用它可以獲得美麗而深邃的眼睛。

    提督的醫生不同意,他們認為提督的病是“急火攻心”造成的,應該採取針灸來治療。

    我們不能因此忽略中國醫生的作用,還有他們寶貴的醫學經驗,接種疫苗的辦法正是從中國傳入歐洲的,方法很簡陋,就是用沾病毒棉籤去刺病人的鼻孔。針刺也被應用於接種牛痘,用針將手臂皮膚刺破後,把牛痘皰疹液滴在上面。

    然而神甫堅持認為該給提督一些鎮定劑。

    提督的病是急出來的,只要廣州在他卸任之前安然無恙他也不會這麼憂心忡忡。

    提督最後接受了神甫的治療,也接受了中醫的治療,他在被銀針紮成刺蝟之後睡著了,尼克和神甫這時離開了提督府,提督第二位妾送他們出門,並請他們明天再來。

    緊接著尼克便去找曹曦,而神甫則回了醫院。

    中國目前的火藥幾乎與南宋問世時相同,火藥內含有大量硫磺,那股難聞的氣味證實了這一點。為了確保前裝滑膛火門點火得以順利進行,他們要用一種更細膩的火藥做點火藥,再用紙捻來點火,但這類火藥硝石佔比仍然很大,紙捻點燃火藥後,火藥開始發出噼裡啪啦的爆裂聲,火炮不停得前後移動持續將近一分鐘,要是在這時火炮的炮彈才發射出去,火炮所用的圓炮彈或圓石彈往往與火炮滑膛不相容,炮彈僅能發射出幾米遠。

    他們也不知道炸彈、不瞭解榴彈、有時只會放老式火箭去燒帆船的風帆。他們的火槍其實就是粗重的鐵銃,長7-8公分,固定在一個木條上,即沒有擦槍用的通條,也沒有槍機盤,由於保養不善,外觀顯得黑乎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