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吾不禁夜 作品

第2172章 花之爭(七十七)

    重新獲得活動自由後,尼克又來到了林呱的畫室,他這裡的“生意”依舊很好,外面的風波對他好像沒有影響,一切都和上一次尼克離開時一樣。

    不同的是尼克穿上了中國書生的秀才服,他的“登場”方式讓林呱覺得很意外,他上下打量了尼克半天才忍俊不禁得道“我感覺你不是書生,你長了一雙藍眼睛。”

    在馬嘎爾尼使節團的見聞中,有不少滿族人保留著藍色的眼睛和不少粟特人的特徵,這是他們族內通婚,而不與漢族通婚的結果,甚至婉寧從某些角度來看的話,也很像葡萄牙年輕女性。

    這時林呱已經將她的畫像送到了提督府,那個原本用來放她畫像的畫架上,此刻畫的是另一個人了。

    這個人給人一種很難用語言表達的感覺,玉分為暖玉和寒玉,李義山的詩歌這麼寫過: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這種比喻給人一種錯覺,暖玉會散發熱度,就像是暖硯一樣,但它只是在色澤上給人一種溫潤的感覺,這種玉主要在xj出產。

    雲南和緬甸出產的以“寒玉”為主,看起來如玻璃般清澈冰冷,畫上的那個男性介於兩者之間,即讓人覺得溫潤,又讓人覺得冰冷。

    “這是誰?”尼克問。

    “一個客人。”林呱漫不經心得說,然後走到了旁邊,尼克發現林呱的畫室裡多了一個雕刻師傅,林呱從雕刻師傅那裡拿了幾塊石頭“選一塊吧,用來給你雕印章。”

    尼克選了一塊他覺得很好看的綠色的石頭,林呱將它交給了雕刻師傅,刻上他的中文名“平西”。

    滿族在入關之前就佩戴荷包,通常戴在腰間,裝打火石等物品,以滿足日常漁獵的生活所需。入關之後這個習俗也沒有改,在民間最常見到的是錢荷包,宮裡不需要帶錢,裡面會裝一些八寶、玉或印章之類的東西,同時它還有身份象徵的功能。

    漢服的袖子普遍寬大,裡面可以裝不少東西,但這種袖子並不適合騎射,改成了箭袖後袖子裡也就無法裝東西了。

    文人往往會戴著“文房四寶”,尤其是筆,這樣會方便隨時“揮毫潑墨”。家境一般的取一截竹子就能裝筆,富裕的則用象牙或者紫檀、烏木等。

    尼克無法接受筆匣和毛筆,他還是更認同羽毛筆,而林呱還是一如既往得不願意改變他拿畫筆的姿勢。

    接著林呱就用那種恭維中帶著嘲諷的語氣說“您今日大駕光臨有何貴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