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吾不禁夜 作品

第二百七十五章 花之爭(一百一十七)

    有這樣一副團扇畫,它是南宋的李嵩畫的,畫面中心任務是一個頭戴幞頭的骷髏,它席地而坐,右手提著一個小骷髏,看著像是個提線木偶,小骷髏呈招手狀,對面朝著一個幼兒。

    幼兒趴在地上,向小骷髏伸出手,在幼兒身後有一個青年婦女,她伸出雙手像是在阻攔,臉上卻帶著笑容,因此又像是在玩耍。

    大骷髏身後有個挑子,裡面裝滿了貨物,好像他是個賣貨郎,在挑子的旁邊有一個婦女,正在給一個小孩哺乳,她看著眼前的這一幕,神色怪異,既像是不忍看,又好像是已經麻木。

    元順帝時期在陝西發生了一起轟動一時的奇案,因為案中的原告是看不見的鬼魂,大致情節是一個幼童被一個妖道所害,這個道士利用幼童去幹一些壞事,幼童的鬼魂便告發了他。

    在元朝人所寫的《湖海新聞夷堅續志》中曾提起“骷髏神”,此書雖然編在元代,實際上寫的卻是金、宋的故事,“骷髏神”發生在南宋時期,某村民有個十歲的孫子,忽然丟失不見了,撒出榜文和眾人四處尋找,都毫無消息。

    有天村民自己外出尋找,卻遇到了大雨,就在他在一家屋簷下躲雨時,忽然聽見孩子在叫爺爺,等認清確實是自己孫子的聲音後,他立刻報官搜捕,果然在這家的櫃子裡發現了孩子。

    此時小孩已經枯朽了,只有奄奄一息,抬到官府後還能勉強說事情始末,原來他被偷偷抱走後一直被人照顧著,一開始還有頓飽飯,後來就沒有飽飯吃了,不僅如此,每天那個綁架他的人還在頭頂和腳踵關節釘釘子,不多久就斷氣了。

    民間巫術中有一種“樟柳神”,傳說是算命先生用來算命時提著的小木偶,裡面囚禁著一個小孩的靈魂。在宋朝,賣貨郎和算命先生一樣都值得警惕,大約那副畫所繪的,是有人要勾走那個小孩的魂做樟柳,而看孩子的母親並不知情,還以為那是在嬉鬧。

    時至明清還有人做樟柳,以傳聞居多,就像乾隆下江南的時候,很多父母讓自己的女兒早早結親一樣。

    北方遊牧民族很喜歡漢族,尤其是蘇州一帶的女子,父母們害怕女兒被徵去京城“賞邊”,所以早早就把女兒嫁了。

    整條大運河沿線都有這樣的傳說,其實類似的傳聞在明朝也有,那時候沒有選秀制度。即便絕大多數“傳說”的人都沒有當真,還是有人當真了,因此引發了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