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吾不禁夜 作品

第二百八十六章 花之爭(一百二十八)

    到了南明時,故宮內的大多數殿宇已經坍塌,太廟也被焚燬,由於國力所限,只恢復了一部分包括奉天門在內的建築物,清朝滅明後改南京為江寧,設置將軍及都統二衙門在明故宮中。

    清朝軍隊和平進入南京後首先將城市的東北部佔據了,並劃分為八旗軍營,原來住在那裡的nj市民不得不撤到城南和城西,後來順治皇帝實現滿漢分城,乾脆將整個南京東部築建起了一道城牆,彷彿切蛋糕一樣將城市一分為二。這道城牆起太平門,沿舊皇城牆基,到通濟門止。修建過程中將舊宮東牆和南牆給拆掉了,康熙年間又用了明故宮石料雕件修建普陀山廟宇,這時明故宮的宮殿和宮牆基本已經無存了。

    一道牆足以造成一個城市兩種不同的文化,南京城的滿城就像是個巨大的軍營,行政上不受地方府縣管理,江寧將軍是南京八旗駐防的最高長官,他的職責為軍事事務,但是駐防旗人的日常生活,譬如婚喪嫁娶、養贍救濟也必須過問。城中滿人除了兵役以外,所有徭役都不服,包括漕運在內,並且不允許從事農工商等產業。

    漢人不僅要養這些八旗士兵,還要遭受盜匪的騷擾,俗稱“旗盜”,這並不是指的旗人直接參與了偷盜,而是一些投靠旗人的本地刁民,很狐假虎威得為非作歹。一般人不願意為奴,可是後來風氣轉變,漢人主動投入旗下為奴,掛名後不僅可以免除官府的賦役。有個部門叫“理事廳”,裡面設有理事同知,主管旗民各方面的事務,如果旗人犯事,州縣官員都無權判決,要交給特定的審判機構,也就是理事廳處理。

    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傳說與江寧織造有關,江寧織造系江寧織造署、江寧織造府和江寧織造局三部分組成,總督府院正南的“理事廳”即江寧織造署,江寧織造府在正西,原來是提督軍門,東邊則是江寧織造局。

    理事廳的官員全部是滿人,如果這樣看,身為皇室包衣奴才的曹家是不可能住在江寧織造署的,曹雪芹也就不可能在江寧織造署出生。

    到了乾隆三十三年,江寧織造署才買了淮清橋的民房改建新的織造署,但理事同知署在鹽道署旁邊。多羅質親王永瑢活著的時候,曾經處理過正陽門工程款報銷遲滯的事項,當時涉及了一個名叫欽命事件查辦處的部門,是由皇帝指派的親近大臣審理。

    在京城做官其實很清苦,除了極個別如和珅這樣的官員,絕大多數人都要租房子,而這些官房屬於內務府管轄,這些租出去的官房房租也是質親王經營當鋪不順後,乾隆給他的補貼。

    被皇帝指派欽差大臣出去當學政是一種“恩惠”,可以一邊遊山玩水一邊賺一筆,那位才被揚州富豪和曹曦送走的姚欽差算是比較清廉的。

    另外一種欽差是如同劉墉、和珅一樣去山東查案的,一樣會被熱情款待,可是他們查不出虧空了多少銀兩,就另當別論了。

    一般來說,很少有人會找一塊荒地蓋房子,多半是買了別人的房子後,在他們的宅院基礎上進行改造,地方官,尤其是江寧織造郎中這樣的皇商才能修得起大觀園那樣的房子。

    康熙、乾隆下江南也住在江寧織造府裡,如果是為了迎駕而擴建,最後將江寧織造署給擠走了,跑到淮清橋去找塊地另外建衙門,還趁此機會和理事同知這種管旗民和漢人之間矛盾的部門分開了,這樣一來,曹雪芹就有可能在江寧織造署出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