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吾不禁夜 作品

第九章 與榮耀有約(下)

    鐘樓的樓梯是螺旋形的,中間有一根柱子,臺階沿著它不斷旋轉著向上延伸,偶爾路過一個窗口,可以眺望城市的景觀。

    “如果……如果天氣好的話,還能看到布魯塞爾。”大主教一邊爬樓梯一邊跟波拿巴說,他的聲音從頭頂傳了下來。

    其他人雖然年紀沒有他那麼大,卻也是養尊處優,爬到一半幾乎都有些上氣不接下氣了,尤其是第七代阿倫貝格公爵,他挺著一個大肚子,看著一點都不像個能騎馬打仗的“王子”。

    神聖羅馬帝國原本有51個自由城市,現在變成了六個了,漢堡、不來梅、呂貝克、美因茨河畔的法蘭克福、紐倫堡和奧格斯堡。

    這是新頒佈的《臣屬法案》的仲裁結果,法案公佈的地點就是梅赫倫的大理事會宮殿,是阿倫貝格公爵在議會上宣讀的。以前臣服於神聖羅馬帝國的諸侯們不再認為哈布斯堡家族有能力協調帝國的分配問題,於是請法國和俄國仲裁。在塔列朗出發去柏林之前,喬治安娜去過他的住處,當時他忙得很,據說是在接待這些諸侯。這些大腹便便的德意志諸侯溫柔得撫摸著他的貴賓犬,還塔列朗的外甥女玩“捉迷藏”和“找拖鞋”的遊戲,為的是哄騙到更好的城市和教區。在世俗化教會的領土後他們的下一個目標是沒有政治地位的組織,包括醫院、大學、修道院和“自由城市”,如果不劃出底線,以這些諸侯的貪婪成性,最後這六個自由城市都不會剩下。

    誰有全面的優勢他們就倒向誰,同樣誰弱小了,他們也會去挖下來一塊肉。為了謀求自保,這些北德意志城邦加入了普魯士的中立陣營裡,即使原本不在《巴塞爾和約》裡的締約國也加入其中。本來已經分配得差不多了,但是還有人抱著僥倖心理,阿倫貝格公爵夫人就是例子。

    就像伏爾泰說的,神聖羅馬帝國既不神聖、也不羅馬、更不帝國。

    查理四世頒佈的《黃金詔書》中設立了七個選帝侯,並沒有讓哈布斯堡家族世襲。它的效力實際上在1648年就已經結束了,因為三十年戰爭和80年戰爭都在那一年隨著《威斯特伐利亞和約》結束,條約上承認了諸侯的主權,這是有利於割據勢力的。

    沃爾夫岡的意思是前進的狼,只要自己變得強大了,即便他們不去角逐羅馬帝國的皇冠,也可以左右皇位繼承。

    這些人基本上都是靠不住的,諸如富格爾之類的銀行家可以用錢來左右帝位,那麼也可以用別的手段,腓特烈大帝曾以西里西亞為交換條件,與瑪麗亞·特蕾莎達成交易,擁護她成為皇位繼承人。

    《黃金詔書》已經在1648年失去效用了,但是瑪麗亞·特雷莎按照《1713年國事詔書》即位一樣遭到了諸侯反對,為此還發生了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她只能妥協,讓自己的丈夫弗朗茨一世成為皇帝,而弗朗茨成為皇帝的依據是什麼呢?

    弗朗茨是以托斯卡納大公的身份繼承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同樣不在黃金詔書的選帝侯之種,而且托斯卡納大公往往出自美第奇家族,不過弗朗茨以將洛林換給波蘭德廢黜國王作為交換條件,獲得了托斯卡納大公的頭銜,而托斯卡納大公與哈布斯堡有聯姻關係,這樣弗朗茨才有了皇位繼承權。

    選帝侯權是可以轉移的,拿破崙將美因茨納入法國的版圖後,美因茨大主教的候選權就給累雷根斯堡大主教,在《威斯特伐利亞和約》中還新添了8個選帝侯,這個即將簽訂的和約裡有多少新的選帝侯產生呢?

    巴伐利亞王位繼承戰爭是因為維特爾斯巴赫王朝絕嗣爆發的,這個家族中有兩位神聖羅馬帝國皇帝。

    帶頭拒絕承認瑪麗亞·特蕾莎繼承權的是巴伐利亞大公,如果瑪利亞·特蕾莎接受了腓特烈大帝的條件,她就可以獲得普魯士的支持,但是她拒絕了,由此普魯士站在了巴伐利亞那一邊。而英國、荷蘭、俄羅斯澤站在了瑪麗亞·特蕾莎這一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