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吾不禁夜 作品

第九十七章 “煉愛”(中)

    路易十六被押送上了斷頭臺,這一年法國派了一名使節來葡萄牙,試圖勸說葡萄牙保持中立,但是他一到邊境就被驅逐了,緊接著葡萄牙與英國、西班牙的談判完成,若奧王子與西班牙和英國訂立了新的同盟條約。

    可是戰爭並不順利,1795年西班牙揹著葡萄牙和英國,與法國簽訂了和平條約,這樣法國就轉而對付英國與葡萄牙之間的聯盟。戈多伊要求與若奧王子結盟,而若奧王子認為葡萄牙失去了很多軍備,需要英國這個盟友,並沒有答應不允許英國的船隻不能再葡萄牙的港口停泊的要求。

    接著西班牙向英國宣戰,葡萄牙派人去巴黎展開談判,試圖保持中立,而法國提出的要求是割讓巴西的部分土地,以及賠款換取和平,1797年情人節那天,葡萄牙的一名間諜幫著英國海軍在聖文森特角外擊潰了法國艦隊,4月份法國就驅逐了葡萄牙使節,並強迫西班牙入侵葡萄牙。

    那時的國際形勢對葡萄牙非常不利,出路只有兩條,要麼納入法國,要麼與英國結盟,不論哪一條都會破壞葡萄牙的獨立。

    1801年拿破崙讓馬德里發出最後通牒,要求葡萄牙在英國和法國之間作出最後的選擇,但是葡萄牙保持沉默,4月份法軍進攻葡萄牙,一直認為解決葡萄牙問題唯一的辦法是出兵佔領葡萄牙的戈多伊率領五個縱隊支援,然後葡萄牙與西班牙籤訂了《巴達霍斯條約》,與法國簽訂了《馬德里條約》割讓巴西北部的領土給法國,支付2500萬法郎賠款,又割讓了奧利維薩城給西班牙,卻並沒有對英國艦隊關閉所有的港口。

    當西班牙堵著密西西比河,不讓英國船隻隨意出入的時候,在加勒比海及南美遊弋的英國艦隊也想以牙還牙。不過戰時對中立國船隻的“捕撈”是以運送敵貨為藉口,現在和平了,這個藉口不好使,但有人想出了一個辦法,那就是“解放奴隸”。

    也有可能最早這麼幹的是一個廢奴主義者,不論如何有二十艘從美國滿載著菸草回歐洲的西班牙“運奴船”被這麼捕撈了,接著在利物浦裝船的奴隸變少了,但葡萄牙並沒有取代英國往北美洲販運奴隸。

    葡萄牙依舊想要保持“中立”,生怕輕舉妄動又引來西班牙入侵,葡萄牙國內還有很多“親法派”,他們認同法國大革命的價值觀。由於擔心這些人會在法軍和西班牙人的逼近時作出和巴黎類似的舉動,當王室撤退時,瑪麗亞女王迷迷糊糊的,還在問為什麼要離開。

    如果不是因為惡劣的天氣,他們可能已經被英國軍艦護送到巴西了。法國人也沒有佔領里斯本,然後他們陸續回去了。其實早在1580年就有人提出過將首都從里斯本遷到巴西的事,當時西班牙的統治者是哈布斯堡家族,並且查理五世的私生子擊潰了奧斯曼帝國的艦隊,使得西班牙國力達到頂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