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吾不禁夜 作品

第六十二章 無蹤的秘密(十六)

當然,僅僅吃沙拉肯定不夠,儘管他們並不是體力勞動者。

她取出了麵粉、芝士和火腿,打算做一個披薩,這樣主食也有了,只不過她這次沒有用烤箱,而是用了美食魔法,很快披薩表面有了美拉德反應。

食物本身也是一種化學物質,嬗變之前的“鍊金術”就像是一場電子之間的小步舞,有人失去舞伴,有人得到舞伴,也許一開始你的舞伴是紅頭髮的,在交換舞伴後變成金髮的了。

有可能你和新舞伴彼此看著順眼,也有可能彼此兩看相厭,但不論哪種狀態都是不穩定的。因為舞蹈還在繼續,就像電子時刻都在運動,如果電子停下來就會消失,可你怎麼知道你失去的舞伴還會回來,不和另一個傢伙“一見鍾情”呢?

參與美拉德反應的糖與氨基酸都是事先已經存在於放進烤箱的食物裡,不需要人再在烘烤過程中添加什麼,糖參與反應的羰基和氨基酸提供的氨基互相作用,形成一種新的混合物。

但此刻的重點不是這個。

盧修斯馬爾福也許不那麼擅長魔法,可是他很瞭解金錢,他希望阿不思鄧布利多同意在魔法史課上教授的內容便是與宗教審判所有關的。

有一句諺語是如此說的:西班牙人如果想要發財,就必須去教堂、大海或者宮廷裡去找。

沒有哪個國家像西班牙這樣受教會影響如此之深,即便是需要教皇加冕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也只是給了主教王子們封地,而非國家政體的支柱。

波莫納不覺得這些最大年齡17歲的孩子明白什麼是國家政體,但換一個解釋,在西班牙有舉世“最多”的聖職,在武士女王伊莎貝拉統治時期大概有40萬人負責不超過1000萬人的宗教需求,到了17世紀中期達到了114萬,他們多到連墨西哥議會都在抱怨這些沒有工作,卻過著養尊處優生活的教士太多了。在此同時,大概有44萬人在為“日不落帝國”政府工作。

如此龐大的教士群體誕生了大量宗教審判所,而這些職位並不是羅馬教皇任命的,從伊莎貝拉女王和斐迪南統治時期開始,國王和女王就有提名教會候選人的權力,未經王室同意,任何教皇詔書都不能在西班牙發佈。

在西班牙長期存在著一種對工匠的歧視,波旁王朝的查理三世甚至下達法令,“使用雙手的工作是體面而光榮的,人們從事這些職業絕不會使自己或家人蒙羞,也不妨礙他們獲得政府工作或貴族地位”。

但這個法令並沒有帶來太大的作用,人人還是更願意從事容易獲得光榮和舒適生活的職業。西班牙本土經濟蕭條,大量的手工業者離開本土,去新大陸找新的機遇,雖然那裡條件極其惡劣。

從新大陸運來的金銀並沒有讓西班牙富有,反而造成了通貨膨脹,因為菲力二世將人力、財力都消耗在戰爭中,連軍火都是從意大利和法國買的。西班牙本土即沒有拿的出手的民用工業,也沒有軍事工業,並且由於國王的重稅,導致本可以對西班牙工業化的民間力量也被扼殺了,沒有原始積累過程。

巨量白銀一部分流向黎凡特進行貿易,一部分流向亞洲和意大利,他們都面臨銀根緊縮的問題,獲得大量放貸銀幣的意大利趁機發展工業,可是西班牙通貨膨脹的問題並沒有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