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吾不禁夜 作品

第3041章 hue and cry(六)

   第3041章 hue and cry(六) 

   在薄伽丘所寫的十日談裡,當瘟疫在佛羅倫薩肆虐時,10名男女離開了城市,到鄉村一所別墅中避難,他們終日遊玩歡宴,每人每天講一個故事,以此來打發時光。 

   而在馬基雅維利記錄的歷史裡,一個佛羅倫薩人卻說:“人們在意大利各個城市裡聚集,他們無不是易於墮落的人,年輕人無所事事,年老的荒淫無恥,男女老幼都充滿惡習,就是好的法律,由於執行不當也無力糾正。” 

   有一個底層人是這麼說的:貧富讓我們有了貴賤之分,良心這個東西與我們毫無瓜葛,不必考慮它,因為像我們這樣的人常常必須為飢餓、坐牢或殺頭而擔憂,怕入地獄的想法即不可能也不應當對我們有任何影響。 

   勝利者,不論是用的什麼手段取勝的,人們考慮到的只有他們的光榮。 

   因此只有“綿羊”才活該擔驚受怕。 

   羅馬人自稱是被母狼養大的,也許這些人靠給羊毛梳毛為生,卻並不意味著他們甘願那麼活著,只要有機會來臨,他們就會脫掉外衣,變回他們本來的樣子。 

   大亂起後他們開始對佛羅倫薩,這座歐洲最富有的城市縱火搶劫,似乎他們覺得只要財富到了自己的手裡,就不用忍飢挨餓了。 

   農業需要大量的人口,至少在農業機械化之前是這樣,當大量人口因為黑死病死亡時,不止是耕種的人沒有了,大量土地被閒置荒蕪,還有負責運輸的人。 

   隨著工資上漲的還有物價上漲,這一次倒是和通貨膨脹沒有關係。 

   為了讓整個社會繼續運轉下去,人們便對那些活著,卻靠乞討生活的人無法容忍,甚至有法律頒佈,私人可以抓捕這些流浪漢,讓他們為自己免費工作一段時間。 

   如果躲藏在鄉下別墅裡的男女貴族們沒有食物,他們也不可能在那個避難所呆太久。 

   擺放在餐桌上的食物是通過非常多人協作才完成的,有的人從事農民,有的人從事牧民,有的人從事運輸,有的人從事屠夫,人們相互合作共存,生活在一起,生活變得便利且充滿樂趣。 

   如果反過來,如同那些在別墅裡避難的男女一樣,一個人生活比和一群人生活在一起更好,那多半是公共管理出現了問題。 

   這不僅僅是指的人們的健康和城市衛生,在一位主教為王儲所寫的上課筆記裡是這樣寫的:“如果沒有生機勃勃、健康溫和的人口,大公和國家就很難強大,值得注意的是,人口不是絕對數字,而是能融入國家中效用的人,儘可能讓人口達到最大的數量。” 

   就比如這個例子,托馬斯韋恩為那些罷工期間還在上班的員工譴責奪走他們生命的小丑,卻沒有提那些在街上鬧事罷工的員工,他們都是在為托馬斯韋恩工作的。 

   這些還在上班的員工就是“有效用的人”,要儘可能讓這些人的數量最大化,托馬斯韋恩的做法適得其反,激怒了那些和小丑一樣“一無所有”的人,他們以小丑為榜樣,襲擊那些“擁有很多的人”,他們的行為不斷升級,甚至哥譚整個被烈火給籠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