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吾不禁夜 作品

第1614章 frog&fog(二)

    奧斯特里茨之戰俄奧聯軍裡有個“懶將軍”,他名叫庫圖佐夫。

    境外作戰的軍隊後勤承擔的壓力必然很大,不論東方、西方都是如此,如果派出的兵力少了,那麼就會被對手圍殲,如果派出的兵力多了,那麼後勤物資消耗得就快。當俄國和奧地利軍隊在奧爾米茨相遇的時候,俄國的輜重已經所剩無幾,而奧地利人才在烏爾姆打了敗仗,不僅士氣低落,他們的主要輜重也在烏爾姆要塞,他們需要一場勝利鼓舞士氣。

    當英國皇家海軍稱霸海上的時候,拿破崙曾要求他的海軍將領們清除掉法國海軍士兵腦子裡英國海軍比他們強的觀念。

    陸軍也是一樣的,如果一個人腦子裡產生自己打不贏對方的想法,戰鬥自然就沒法進行下去,“懶將軍”並不是真的懶,也不像其他名將般被拿破崙的名望嚇得束手束腳,身為在戰火中成長起來的老將,對戰局他自有自己的看法。不過沙皇御駕親征,雖然他是名義上的聯軍司令,最終俄國部隊的指揮權還是屬於沙皇亞歷山大一世的。

    法軍的戰線中段有一處普拉岑高地,可以俯瞰整個戰場,理論是兵家必爭的戰略要地。

    但是法軍在奧斯特里茨南線的兵力遠少於奧地利和俄國聯軍,如果能將南線給先圍剿了,然後再和中路軍一起圍攻法軍,那麼奧斯特里茨的勝利者就要換人了。

    當俄奧聯軍向普拉岑高地進軍時,原本佔領了高地的法軍並沒有死守這個要地,而是選擇了後退,將這個高地讓給了俄奧聯軍。

    在接戰初期,俄奧聯軍進行得很順利,如果不是法國的南方戰線以及達武的第三軍托住了俄奧聯軍的左翼的話。

    沙皇下了個命令,讓中央高地的聯軍去支援那部分被突然猛烈反擊的法軍逼退回東岸的聯軍,而亞歷山大一世心急了些、派出的兵力多了一些,致使越來越多的聯軍被牽制到了南線,中央高地的軍隊太少,最終給了法國人趁虛而入的機會,重新佔領了高地。

    沙皇又下了命令,將所有的預備隊派上,用來爭奪高地,這樣聯軍沒有了預備隊,也沒有了縱深,戰線上一點突破就會導致全線崩潰。

    經過了兩個小時到拉鋸戰,法國人佔領了高地。除了沙皇太心急之外,拿破崙故意暴露弱點的南線戰場也有了控制聯軍主力的作用。

    等中路軍撤出了高地,拿破崙將火炮給帶到了高地上,並派出法軍主力,從側後攻擊南線的俄奧聯軍。

    面對這一無法抵擋的洪流,聯軍很快就潰敗了,他們被趕到了結冰的湖面上,人馬車炮、擁擠不堪。

    而在這時,拿破崙命令普拉岑高地上的法國炮兵朝著冰面開炮,頃刻間原本堅實如地面的冰面碎了,聯軍紛紛落水葬身湖底,聯軍慘敗局勢已經明朗,至此第三次反法同盟瓦解,三皇會戰以拿破崙的勝利告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