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對外的態度

 “另外還有一件事,再給朕劃一片地,為各處使臣建造居所用。” 

 嬴騰一臉疑惑:“陛下,已有大秦已有蕃館,何須再造殿堂?” 

 “蕃館畢竟太小,而且人員混雜不方便管理。劃出一片地方來,由他們出資,大秦工匠負責建造,多出一些方案造型,任其挑選。” 

 太史令一臉苦笑,這位陛下最近行事頗有些看不懂了。 

 “陛下,地方倒是很多,不知那些使臣真能出資嗎?” 

 秦始皇笑了笑,“所以要多些選擇給他們,這事找章邯,之後出幾套方案給朕看看。” 

 既然要梳理,便就將所有事情徹底分詳細一些。 

 蕃館可以安置外國商旅,但是使臣和商旅畢竟不同。 

 更何況秦始皇已經為商業活動劃了一片地方,蕃館之後自然會取消。 

 使館建設秦始皇不打算花錢,這可是一大筆開銷。 

 但是建成什麼樣,得由大秦自己定。定然不能太寒酸,但是也不能由著那群蠻夷胡亂搭些帳篷。 

 東胡王的氈房看似簡陋,但其中也有匠人們的不少心思,成本可花費不少。 

 “這算是一筆不小的開支,陛下如今倒是節儉了不少。” 

 秦始皇瞥了嬴騰一眼,“有的地方節儉有的地方便要豪氣,外面的都是來大秦討飯的,朕有必要供著他們嗎?” 

 知道了後世的史書,秦始皇對於來秦朝的使者有了明顯的態度。 

 他要讓這些人清楚,大秦雖大,但沒有一個銅板是多餘的,想要更多賞賜,光帶些珍奇玩意可不行。 

 誰知道這些東西在他們那片地方是不是滿大街都是。 

 等到影響擴大到足夠遠的地方,一定會看到不同的面容。 

 有些事情,還是提前定下,以免之後標準不一。 

 對內仁政,畢竟這些都是大秦百姓。 

 對外當霸道,這個時代的外人,只認拳頭。 

 “另外,內史也可推行身份帖的進度了,這件事會在月報上刊登,給黔首們做好介紹。” 

 照身帖的推行成果顯著,清理後的咸陽城安寧了不少。 

 這是秦始皇希望看到的事情,畢竟他還是很期待明年的微服私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