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五章 癥結

  周元道:“基於這樣的前提,我們對待他們,就不能向對待異族那般,試圖剿滅與鎮壓。”

  “至少,我不會這麼做,我有更好的方法。”

  他侃侃而談的姿態,讓彩霓眼中發著光,臉上展露出迷戀的溫柔笑意。

  彩霓特別喜歡公子說正事的模樣,說不出原因,就是喜歡。

  而周元繼續說道:“話說回癥結,所謂的窮。”

  “為什麼窮?”

  “三苗時代,苗人遷徙至湖廣地區,而後因戰爭之亂,又不斷朝南遷徙,一部分到了四川,一部分到了湘西,更多的一部分到了貴州。”

  “長期以來,他們居住於深山之中,遠離世間紛擾,但…世界在變,制度不變,那百姓只會越來越苦。”

  “窮的癥結,在於土司制度。”

  “土司擁有當地最高的權力,行政、司法、軍事、監禁,這意味著他們可以肆意壓迫治下的普通百姓,把他們當成豬狗一樣剝削,使用治下百姓內部矛盾不斷,阻礙了發展。”

  “這種制度本質上是領主制,農奴制,領地的爭奪甚至會限制拓荒,限制田地的開墾。”

  “在如此極端貧窮的情況下,如果你們作為苗族的男人,你們會不會拿起自己的武器,去幹一番事業?”

  “面對土司的洗腦,你們是不是會把一切的苦痛歸罪在漢民和官府身上?”

  “那鎮壓有用嗎?那殺人是解決問題的方法嗎?”

  王昂深深嘆了口氣,抱拳道:“周大人,我們是粗人,有些事想得太簡單了,此次受教,受益良多。”

  周元擺了擺手,道:“我想說的是,真正解決西南問題的方法,就是廢除土司制度,把苗人身上的枷鎖打碎。”

  “這不單單需要我們,更需要他們自己的覺醒。”

  他看向兩人,沉聲道:“而為什麼先去貴州而不是四川,只因為貴州土司才是四川土司的根基,烏蒙土司之所以起事,大概率是有貴州土司的支持的。”

  “無論是擒賊擒王,還是找樹問根,都要先處理貴州。”

  “貴州不處理,四川就算平了,也是治標不治本。”

  “向勇和鄧肅有能力穩住局面,我給他們承諾的時間,是三個月。”

  “三個月之內,我們要改變貴州。”

  說到這裡,周元笑了起來,輕聲道:“兩位大人,你們從前乾的都是殺人抄家的任務。”

  “這一次不一樣,你們是要去拯救生活在極端困苦之下、飽受土司欺壓的同胞。”

  “你們這一次,做的不是見不得光的事,而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事——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