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中劍士 作品

第四百八十二章 府兵制與選鋒策

“裁軍?”

這一個詞瞬間讓馬謖反應過來,神情也一下子變得極為嚴肅。

現在困擾大漢財政最大的問題不是別的,正是龐大的軍隊。

自劉備擊敗劉璋,順利入主益州之後,諸葛亮就奉命開始改革。益州在諸葛亮兩年的變動之下成為一個巨大的戰爭機器,大部分資源都服務於北伐。

在這樣的制度之下,季漢的軍隊一直都是處於可供養極限數額的。尤其是在大漢這幾年迅速的擴張之中,大量降兵編入,使得大漢兵力迅速膨脹。

北伐之前,大漢可調用的兵力就已經達到二十萬了。這一次攻克關中之後,三萬關中魏軍成建制的向漢軍投降。再算上各地被擊潰投降的俘虜編入,一旦消化完,漢軍兵力可以逼近三十萬大關。

這是個軍事上的好消息,證明季漢的軍事力量與曹魏距離更近了一步。但是從財政來看,蔣琬費禕估計得罵街了。

顯然,以殘破不堪,人口凋零的關西以及基本到戰爭極限的益州兩個地方,是無法供養三十萬大軍的。哪怕是所有兵馬全都改為軍屯,也不可能養得活。

除非學曹魏那樣,把大量人口變成農奴屯田才可行。但這個選項別說諸葛亮了,連之前的李嚴都說缺大德了。

所以對此,諸葛亮覺得唯一的選擇就是裁軍了。將部分士卒分土地裁撤,降低財政壓力的同時也可以把大量精壯釋放回土地。

這算是一個標準的開流節源的議程,也是一個比較無奈的選擇。而諸葛亮把馬謖叫過來,也正是為了商議這件事。

不過馬謖對此第一反應就是反對,

“丞相!現在天下還沒統一呢,恐怕不能支持裁軍。”馬謖擺擺手,立刻向諸葛亮彙報道,

“而且現在軍中基本都是能征善戰的老兵,他們可是很珍貴的。這要是裁軍讓他們回去務農,對漢軍戰力影響也是不小的。”

“這事別跟我說,你去跟公琰說,你看他會不會跟你拼命。”諸葛亮笑了一下,不由調侃了一句。

“丞相,這種情況下不如實行我在隴右的兵府制度。在渭北各郡建立兵府,將大量士卒編入兵府來組織耕戰。”馬謖沉吟了一下,立即將府兵制推薦給了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