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子雄 作品

第1839章 評論

 他們本性如此,但這份本性也並非只能如此。

 就好似人類從大自然之中圈養形成的豬和狗,在沒有被人類圈養之前,生存在野外的豬,去性情何其暴躁?

 便是老虎、黑熊,那野豬也敢於上前去和它們單挑一番。

 可這樣的野豬,一旦被人類圈養之後,一代代的圈養之後,還不是變得十分溫順起來?

 這就是典型的環境改變個體、族群。

 豬是如此,狗亦是如此。

 反過來,這些被圈養的豬也好,狗也罷,當它們再次迴歸大自然,當它們必須、只能依靠自己去尋找糧食養活自己之時,它們的野性也將再次迴歸。

 那些鑽入了山林的家養豬,很快嘴上的獠牙就會出現,它們適應野外的能力彷佛天生,那些山林之中的野豬群落,對它們的接受度,也彷佛絲一般順滑,不需要三五日,便已經接納。

 那些被拋棄的流浪狗,餓極了不也依舊會對落單是人類群起而攻之?

 那分明就是將之視作糧草,也分明就是甚至於它們祖先血脈之中的基因開始覺醒。

 一旦這些流浪狗組建了自己的族群,它們和黑洲大草原上的鬣狗族群也沒有任何不同。

 久而久之,也依舊會變得狡猾和殘忍。

 那才是它們真正的本性也。

 狡猾和殘忍這種性格,在人類身上就沒有了嗎?

 無非是文明的出現和延續,促使人類在文明的約束下,將這些不好的性格壓制了下來,使得他們明白需要遵循好的一面,否則就會被整個人類文明排斥。

 這種排斥,也可以稱之為人類的‘法’,簡而言之,就是約定俗成的規矩也。

 但當這些‘規矩’被人類之外的族群接受之後,當這些接受了人類‘規矩’的其他族群或者個體,表示出融入人類文明群體之時,人類的海納百川特性也將激發。

 哪怕這種時候,人們口中喊著‘人妖殊途’,不也出現了許仙?

 許仙這樣的人物,依靠著一個故事流傳了下來,可不代表漫長的歲月之中,僅僅只有許仙一個案例而已。

 穿越之前的劉浩,可是從網絡上看到過三哥對蜥蜴下手的新聞,人類一旦浪起來,可不僅僅是一點點恐怖而已。

 哪怕如今的執念劉浩想起這事的時候,就差點笑出聲來。

 一旁的方運對這句話也同樣十分認可:

 “修行,不就是不斷的彌補自身的短板嗎?”

 方運這話一說出口,也馬上不得不搖頭失笑。

 究其原因,還是他立馬發現自己這句話有失偏頗,它並非代表了所有修行之人思考的前路。

 那無數踏入修行之後,明知道自己短板在何處,卻也依舊逮著自己的長處不斷的優化者,何其多也。

 這些只追求自己長處的修行者們,如今過得好好的,不也無數嗎?

 這些人說白了還是修行境界依舊不足,亦或者說他們還沒有抵達大羅金仙這道瓶頸,不知道這道瓶頸想要突破,自身的短板也將成為他們突破的天塹也。

 也是,這些人之中,絕大部分甚至於根本不可能觸摸到這份瓶頸,又何必去思考這無法抵達的門檻?

 對於絕大多數底層的修士們而言,他們思考的,也絕非你看不到的未來,而是實實在在的眼前,也只能考慮眼前。

 因為不如此,他們的結局很可能就在某一次狩獵之中喪失一切,付出最為珍貴的性命。

 方運搖頭,就是因為他發現自己並沒有任何資格說出這樣高高在上的話來。

 他更清楚,道理這種東西,在生存面前,什麼也不是。

 而且,他口中的短板彌補,也不是隻有一次機會,失去了就不存在了。

 等伱真正有資格出現在大羅金仙這道門檻之前,你發現了,再去彌補,也不是不行,無非是難度要比一開始去做龐大了無數而已。

 當真你擁有這樣的意志力,也無非投入更多的時間罷了。

 對修行者而言,哪怕明知道這些道理,依舊選擇先境界,後彌補也依舊會佔據絕大部分比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