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腹黑始皇,在線吃瓜! 作品

第185章 什麼?陛下要推行儒道?

  而除此之外,還有一個非常關鍵的人物和流派,那就是子夏。

  子夏非常注重禮制,他的禮制這東西說的不是僅限於周禮,而是一切禮儀,一切制度,都必須得到強化,讓人不得不服從,如果不服從,那就要付出嚴重代價。

  熟悉吧?

  沒錯!

  這就是法家的原始雛形!

  子夏這個儒家大佬,他其實才是法家的鼻祖!

  儒家一輩子質疑法家,詆譭法家,反對法家,但是法家卻是起源於儒家的!

  然後在後來的歷史上,儒家又和法家合而為一了……

  質疑法家,詆譭法家,反對法家,最後成為法家……

  不過對於馮去疾來說,哪怕是子夏,那距離現在的法家也有不少的差距呢。

  所以任何一個儒家流派,那和法家終究都是不一樣。

  當然後世裡面又出了一個新的儒家流派,叫公羊學。

  這個其實戰國時期已經有了,但是一開始只是口頭流傳,而直到漢朝時期才最終形成書卷形式。

  公羊學派的核心思想,就是大一統,大復仇,不過他這個大一統,指的不是統一,指的是身為帝王應該包容萬物。然後世間萬民都要遵從帝王的統治。

  而所謂的大復仇,那確實很有法家的思想,任何反對規矩禮法的人,都要受到懲戒!

  他的這一流派最後其實都被漢武帝劉徹給吸引過去了,不但吸引了還給改革了,所以漢武帝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尊的,差不多就是,公羊派的儒,而且進一步加入大把的法家思想,陰陽家思想,還有一些道家思想,塑造成了一個非常強大的思想統治工具。

  但是這種理念,在秦朝的時候還並沒有被推崇出來呢。

  所以馮去疾並不知道……

  “陛下,微臣笨拙,不知陛下想要推崇什麼樣的儒道?”

  馮去疾小心的問道,“可是以微臣的拙見拙聞,這不管什麼樣的儒道,與商君變法的國策都有很大的出入,未必能對大秦有利啊!”

  “哎……”

  嬴政聽了不緊不慢的說道,“這隻怕是未必。”

  說著,嬴政抬手,“來人吶,把東西交給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