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率以正 作品

第156章 無用功

不多時,陳一從府中取回了今日的報紙。

李讓收攏思緒,不再去想那些亂七八糟的東西。

正所謂聖心難測,李世民這樣的帝王,心思更是難猜。

回神之後,李讓接過報紙慢悠悠的看了起來。

掠過那些無聊的娛樂新聞和廣告內容,李讓直接找到了關於和親之事的報道。

報紙之上自然不可能直接照搬李世民聖旨的原文,而是翻譯之後的白話版本。

大體意思便是敕封膠東王李道彥之女翠雲郡主為弘化公主,賜婚於吐谷渾可汗慕容伏允,元正過後於貞觀五年擇日完婚。

而聖旨的頒發時間,赫然是昨天中午。

也就是說,早上金城來見過自己之後,李世民便同意了吐谷渾和親的請求,然後,晚上李世民就來太平村告誡了自己。

所有的事情串聯起來。

李讓忽然就明白了木秀於林風必摧之這句話的真正含義。

明明他並未承諾過金城任何事情,明明他還沒有想到任何破壞和親之策的辦法。

但李世民還是果斷的在最短的時間之內敲定了和親之事。

就好像李讓是一條瘋狗,晚了就要被他咬上幾口似的。

將報紙揉成一團之後,李讓忍不住又嘆了口氣。

李世民這是徹底絕了李讓破壞和親之事的任何可能,聖旨登報明發天下還不夠,還要讓官府的人將這件事情傳達到每百姓的耳朵裡。

李讓滿心苦澀。

何必呢?

難道我李讓是那麼不識趣的人嗎?

“收糧咧收糧咧~”

漢子們議論一陣子,吃完手中的食物之後,繼續開始了忙碌。

對於百姓來說,什麼聯姻和親也就是茶餘飯後的談資而已,他們無力改變那些事情,也接觸不到那麼高的事情。

唯有地裡的糧食才是真的。

隨著一簇簇飽滿的糜子倒在他們的鐮刀之下,他們很快就忘記了什麼和親之事。

反正莊戶人家總是忙碌的。

李讓提著鐮刀也鑽進了莊稼地。

和親之事木已成舟,明發天下的聖旨不可能收回。

想必此時滿朝文武也正在為送出去一個女人從而換來絲路數年的安穩感到欣喜不已。

李讓無力改變什麼,只能假裝這件事情從未發生。

人與人之間的攀談聲逐漸沉寂,取而代之的鐮刀割過糜子杆的沙沙聲。

李讓身後的糜子越堆越多,半大的小子們已經逐漸搬不過來。

時間不知道過去了多久,李讓一鐮刀下去之後,眼前豁然開朗。

起身擦了擦額頭之上的汗水,李讓放眼望去,這才發現不知不覺竟然已經到了田地的盡頭。

回頭看去,大多數村民也已經停了下來。

抬頭看,才發現日頭不知道何時已經消失在天空之中,只剩下天邊一抹火紅。

兩日時間,全村人齊心協力之下,已經收割了太平村土地之中將近三分之一的糧食。

只要繼續像這樣再來上四五天,這秋收也就差不多該結束了。

既然到了水渠邊上,李讓也就順勢洗了個手。

“開飯咧~”

王家嬸子的大嗓門響起,人群便三三兩兩的朝樹蔭下走去。

李讓領到了屬於自己那一份飯食,找了個背風的地方正準備開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