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率以正 作品

第179章 唐府喜事

百家能弄出馬蹄鐵,這是李讓沒想到的。

可別小看這一塊鐵片片,有了這一塊鐵片片,大唐每年在戰馬一項的支出,最少能省下百萬貫錢,甚至還不止。

要知道大唐每年因為馬蹄磨損導致退役的戰馬高達上萬匹,這些戰馬退役之後就只能當成挽馬來用。

而戰馬退役容易,想要飼養出來卻不簡單。

大唐馬群之中出戰馬的比例大概是十比一,也就是說十匹小馬駒之中,只有一匹能成材。

而且這個成材率,在歷朝歷代之中還算是高的。

戰馬的平均壽命大概在十五年左右,服役年齡在兩到三歲,而服役時間卻只有三年左右。

也就是說大唐的絕大多數戰馬退役的年齡在六至七歲。

這個年齡段,正是戰馬體力和經驗的最巔峰,但卻因為馬蹄的磨損,不得不退役成為挽馬。

這就好比一個男子剛剛長成人,下一秒就老了。

但現在有了這塊小鐵片片,戰馬的服役年齡便能增長到十歲左右,服役時間一下子就增長了兩倍。

相當於給大唐節省了一半養馬的成本。

而大唐每年在戰馬一項投入的開支何止數百萬貫,說省一百萬貫錢那都還是李讓稍微保守了一點。

百萬貫銀錢啊,大唐一整年稅收的二十分之一啊。

百家這個功勞立大了。

李讓為何悲憤不已,因為這個功勞本該是屬於他的,就因為他一時間沒想起來,讓百家先把馬蹄鐵給獻上去了。

獻上去也就算了,田襄還要告訴他這是墨家的不傳之秘,李讓不悲憤就有鬼了。

二人相互悲憤了好一會兒,然後同時收工。

“李縣侯這是要去長安送禮?”

“是啊,田山長這是去長安受賞?”

“不錯。”

既然目的不同,那就道不同不相為謀,問候了一聲,相互拱手道別之後,田襄就駕著他的雪車先走。

李讓的馬車前進得很艱難,但再艱難也得繼續前進。

於是乎,本來半個時辰能跑個來回的路程,李讓愣是走了一個上午。

看見長安那一剎那,李讓便下定決心,回家之後一定要讓張三叔給做一個更加精美,更加符合力學的雪橇,然後找兩條狗來拉!

今日李讓要拜會的國公有兩位,一位是唐儉,一位是蕭禹。

思索片刻,李讓果斷決定先去莒國公府。

占城稻稻種的事情必須早點確定下來,否則他去了江南也沒用。

正常情況下來說,李讓來到唐府,就跟回家差不多。

但也不知為何,今日就成了例外,唐興招呼他進府,將拉禮物的馬車趕到院子裡之後,只留下一句自便就離去了。

匆匆忙忙的樣子看起來好像有狗在追他。

其他的下人也是來去匆匆,都沒人顧得上搭理他。

李讓隨手拉過來一個下人問道:“怎麼,今天府中有大事?”

那下人剛要發怒,看清是李讓之後,頓時諂笑道:“原來是侯爺啊,不錯,今天府中確實有喜事。”

“喜事?”

李讓有些愣神,這事兒他倒是看出來了,但喜在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