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血江山九龍嫡 作品

第502章 綏賜永祿


  而後再準備好攆駕去請皇帝。

  如果皇帝在紫宸殿便到紫宸殿去請,要是在哪個后妃的宮裡便就到哪個后妃的宮裡去請。

  這可不是後世清朝,把妃子用毯子裹著送到皇帝寢室去。

  當皇帝劉塬到了延英殿之時,太子劉永鐸就會在那裡等著。

  一般時候皇帝會與太子說一些今日的朝務,然後再與太子一起去到宣政殿裡。

  朝官們起得早,皇帝也是得早起的。

  但今日文雄到紫宸殿去請皇帝劉塬時,劉塬並沒有按時起床。

  那天夜裡劉永銘與劉塬在蓬萊閣上,劉塬曾與劉永銘說自己身上的風寒其實還沒有好。

  看樣子,劉塬好似又病倒了。

  文雄在紫宸殿外等了一陣之後,那御前侍中卓英便被叫進了殿中,而後拿出了一份聖旨。

  所以,此時那內宮總管文雄也不知道聖旨裡的內容是什麼。

  眾朝官們聽得有聖旨要宣,連忙紛紛退到臺階之下又排起了隊來。

  他們心中都在腹議著皇帝要宣的內容之時,那卓英已將裝有聖旨的盒子呈送到了文雄的面前。

  文雄打開聖旨盒,從裡頭將聖旨拿了出來。

  他張開聖旨清了清嗓門嚷道:“有聖意!”

  眾朝臣們連同眾皇子都一起跪了下來。

  文雄此時才開始念道:“應天順時,受茲承運,皇帝敕曰。”

  聽到敕曰這兩個字朝官們心裡頭也都心裡有數了,這絕不是要頒佈什麼政令。

  聖旨開頭部份很有講究。

  詔、制、敕、誥、諭等等的開頭代表著不同的意思。

  其中敕、制、詔最為特別。

  “詔”一般情況下是皇帝與內閣商議完某事以後,皇帝親自擬寫下的聖旨。

  大多數是關於頒佈政令的一些旨意,且這個政令全國通行,地方上都得以公告方式展示給老百姓知道。

  但皇帝在不方便的時候,有時“詔”也會由他人代寫。

  制,一般是由六部、內閣審議以後由皇帝用印,再讓翰林院擬旨向百官宣讀。

  這類的聖旨一般情況下是一些政務條文,並且不必對百姓公示,但也會寫進邸報裡。

  老百姓想看的話其實也能看得到。

  而敕,大多用於皇帝對臣下的封賞。

  比如誰進升為尚書,或是誰要退休了就給加一級到正一品或是從一品。

  又或者將哪個將軍封為大帥等等。

  有時本該屬於“誥”的內容也會寫成“敕”

  比如把哪個官員的夫人封為誥命,或是給哪個作古的功臣追封等等。

  所以,在朝官們聽到文雄念聖旨開頭之時,他們便知道這是皇帝要加封什麼人了。

  文雄接著唱道:“朕以仁孝治國,民披之滋德,天降於大任,受弊於獨身。朕之臣弟,秦王均與朕同胞骨肉,向來親愛,天為可鑑。而民間謠以惡傳,言之覬覦寶位,天誅之罰。秦王均實為鸞鳳,而謠以男丁,皆因失落民間之故。朕遇逆黨行刺,得秦王后人救駕而免傷,今其已與朕相認,秦王遺珠再歸皇宗。”

  劉塬的原名叫劉隆坤,豫王的原名叫劉隆培,而原秦王的原名就叫劉隆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