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梟雄 作品

第二十一章 七縣試開考

  畢竟這一門中,涵蓋的東西,哪怕是前世蘇祁安參加的高考的知識量還要大。

  光是考卷,粗略看去就有七八十張,這就是為何會在廂房內,安排一個簡易廁所的原因。

  要是出現活人被尿憋死的消息,那不得被其他各郡縣嗤笑。

  隨著入座研墨,蘇祁安剛開始有些走神的思緒,也是漸漸的進入了狀態。

  研墨這東西,看似麻煩,但更多的卻是有助於調整心態。

  心態好了,反而一通百通。

  墨盤漆黑,蘇祁安深吸一口氣,下一刻拾筆沾墨,隨即開始答題。

  縣試考的內容很多,有四書五經、春秋、左傳、禮記等等諸多先賢哲學。

  這還不是最難的,難的部分是後面,會從剛開始讓你從基礎的默背,到後根據特定的事情,引用先賢哲學答題。

  這些都不是難事,憑藉蘇祁安堪稱神童的大腦,和十多年的寒窗苦讀,任何的先賢書籍都難不倒蘇祁安。

  即便無法全中,至少也能答題大半。

  六七百位學子同時提筆考試,這等壯觀景象可不多見。

  微風吹拂,空氣中都是散發陣陣墨香味,期間夾雜著巡邏兵士的肅殺,二者交匯,別有一番美感。

  這種東西,可能對剛開始初入考場的學子會感到新鮮。

  但對高臺上那三位主考官來說,卻是稀疏平常。

  這三位主考官,除了最中間的是魏雲的叔叔,魏震堂外,在他身側,有兩位白髮老者,最引人注目。

  兩位老者看年紀都很大了,差不多有六七十,鬍鬚頭髮全白,滿臉都是皺紋,盡顯老態。

  到了這種年紀,都是在家退休頤養天年的時候,這個時候還能出來,怎麼看就知道不是一般人。

  這兩位老者還真不是一般人,左邊那位是川都郡有名的大儒,叫林苑之,無論聲望、學識都是頂尖。

  而右邊的那位,看上去稍微年輕點,但也有六十,叫鄭嚴明,同樣是大儒,但他身上卻是掛著一個翰林院的身份。

  翰林院,是負責編撰、修改大涼各類書籍、史記等諸多手稿的地方。

  雖然裡面的大儒,基本上沒有授予具體官職,也沒有品級,但卻是無數大涼文人大聖地。

  因為上到大涼國師、太師,三公、下到各郡縣文官,無一例外的要麼在翰林院學習過,要麼就是有過大儒的授業之恩。

  不誇張的說,大涼翰林院是滿朝百官的老師,更是大涼的智囊團。

  能夠進入翰林院,是無數文人學子夢寐以求的願望。

  隨便一個大儒,哪怕是像退休的林苑之,川都郡守見上一面,都得客客氣氣的。

  就更別提還在職的鄭嚴明,一場縣試科舉,能夠請動兩位大儒當監考官,足以看出川都郡對此次科舉的重視。

  同樣也是給足了嶺北縣面子。

  畢竟,放在以往,像這種規模的縣試,最多出動一位大儒,就算頂天了。

  這一下來了兩,而且還有一位是在職的,外人看起來倍有面,可坐在衙門內的方敬之,卻是高興不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