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5 章 建交


半夏嘆了口氣,今天又是為不爭氣的爸爸嘆氣的一天呢。




比起小半夏,承冬做事就專注多了,爸爸和妹妹在旁邊說話,他也沒分神看過來一眼。等作業都寫完了,他甚至檢查了一遍,才把筆和本收進書包,站到爸爸旁邊。




把作業借給妹妹看看?不可能的,幫妹妹寫更不可能。




特殊時期,全國上下都不講學習,夏芍對孩子的成績也沒有要求,但作業必須自己認真寫完。




成績的好壞跟先天智商條件有很大關係,並不是每一個孩子都擅長讀書。但孩子不能養成壞習慣,事事都依賴別人,自己的事情就該自己做,好好做。




為了不打擾半夏寫作業,父子倆甚至都沒說話,就那麼默默盯著地圖看。




等半夏歡呼一聲:“我寫完啦。”也湊過小腦袋,“地圖是什麼呀?”陳寄北拿起她的作業本檢查了下,才一邊放進她書包一邊道:“就是畫了咱們國家咱們江城在哪的圖。”




“江城在哪?”半夏瞪圓大眼睛去找。




小承冬早就找過了,“在這。”又指了另一處地方,“這是省城。”




“就是小雪姐姐家?”半夏還記得陸澤同家的小雪。




她伸出食指和拇指捏了捏,“這麼近的嗎?我記得要坐好久的車,好久好久,六七個小時。”




兩小隻興致勃勃看了半天,在地圖上找著自己去過或者聽說過的地方。等飯後大強過來叫他們出去玩了,夏芍才擦了把手,也看了看,“怎麼突然想起來買這個?”




“你說從r本過來,走哪最方便?”陳寄北看著地圖問她。




走哪?當然是走Cx半島最方便。




不過現在不是戰爭年代,陳寄北要問的肯定不是這個,夏芍一頓,“你是問進出口?”




“嗯。”




那就是港口了,夏芍目光落到一個名字上,剛好陳寄北的視線也落在了那。




男人骨節分明的手指在那處一圈,“別的不知道,離咱們最近的肯定是大連。這裡以前就是東二省最重要的港口,現在兩國建交,貿易合作肯定比以前頻繁。”




真的是十分敏銳了,中日建交的消息才剛傳出,他就想到了貿易,難怪能乘上改革開放的東風。




可惜時期特殊,別說抓住這個機會了,他這幾年束手束腳,什麼都沒敢幹。




還好距離那十年結束只剩下四年,距離改革開放也只剩下六年。




夏芍看了看裡屋的牆,“地圖掛起來吧,也能讓承冬和半夏知道知道世界有多




大。”()




夏芍穿越前那會兒,最講究帶著孩子去旅行,增長見聞和見識。現在時期特殊,沒有介紹信哪都去不了,饒是如此,她還藉著探親帶著兩個孩子去了趟省城。




?檸檬九的作品《被退婚後我嫁給了年代文大佬》最新章節由??全網首發更新,域名[(()




陳寄北沒意見,正要去拿摁釘,有人敲門。




夏芍出去一看,竟然是當初賣他們房子的厲叔。




厲叔家離這不遠,就在前面街邊,平時低頭不見抬頭見,有時碰上還會聊兩句。




不過他去年冬天摔了腿,養了大半年才好,到現在走路還得拄根棍,不大愛出來了。兩家關係又著實不算密切,夏芍想不通他來幹嘛,但還是把人讓了進來。




“這院子你們修得真不錯。”厲叔拄著棍,進門先讚了一句。




陳寄北是個閒不住的人,生意沒法做了,他就給兩個孩子做東西,或者是整院子。




院子大門他沒換,門裡卻用磚鋪了條小路到廚房。踩上去又幹淨又平整,下雨的時候還不怕有水窪,或者一踩一腳泥,孩子玩樂的區域也多了個蹺蹺板。




小承冬和小半夏從小就是整條街最靚的崽,羨慕他們想和他們一起玩的小孩不知道有多少。




夏芍笑了笑,隨口和對方聊天,“厲叔最近身體怎麼樣?”




“也就那樣,摔一跤,咋地也不如從前了。”厲叔拍拍受傷那條腿,“這不眼瞅著天又要冷了,我家你嬸子又沒了,就我一個人在江城,我家大小子不放心,非讓我上他那。”




厲叔老婆早幾年就沒了,他這次摔跤,還是他妹妹過來伺候了一段時間。




夏芍猜測著他的來意,“兒子這不也是孝順您,接您去享福。”




“去兒子兒媳婦家,哪有自己家自在?我這也是沒辦法。”厲叔在廚房門口停住腳步,“我也不跟你繞彎子,我這次來,就是想問問你們還買不買房。”




買房?




夏芍有點意外。




陳寄北聞聲從屋裡出來,也不動聲色挑了挑眉。




厲叔就嘆了口氣,“人都要走了,還要房子幹嘛?估計我這輩子也不回來了。我這走得急,也不好往外賣,你們要我就便宜給你們,是租是賣隨你們便。”




厲叔走得急,要賣房子的確沒那麼容易。




而且現在不比早些年,年輕人都下鄉去了,只有極個別家裡有能耐,去醫院開個診斷證明,因病留在了城裡。住房壓力都轉移到農村去了,城裡的房子也就不值錢了。




像陳寄北和夏芍之前那套,還是在下鄉前就租了出去,不然也不好租。




夏芍沉吟了下,“您準備賣多少錢?”




“我那房一共二間,跟你們這差不多大,你給我二百五就行。”




當初要八百,講到七百六。如今同樣大小的房子卻只要二百五了,還上門問他們要不要。




別人不知道,夏芍可是知道再過五六年,下鄉的知青便會返城。到時候城裡人口暴漲,一房難求,這些沒人要的房子立馬會值錢起來,何況後續還會有拆遷。




但這




()年代別人都不買,她也不好表現得太積極,“您讓我們考慮考慮行嗎?”




厲叔也是聽人說旁邊那二間是她跟人合夥買的,她一直在收房租,不知道是真是假,過來問問。見她沒一口回絕點點頭,“行,我還能在家待半個來月。”




等人一走,陳寄北低聲道:“你想買。”




是肯定句,而不是疑問句。




夏芍就知道瞞不過他,“我就是想也不能一直這麼讓年輕人都下鄉吧?廠裡該沒工人了。你看我以前帶的機制餅乾班,一大半人都退休了,只剩兩二個也快了。還好66年的時候招了一批臨時工,不然人手早不夠用了,說不定將來這些知青會回城呢。”




“將來這些知青會回城。”陳寄北低眸望著她,重複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