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夢想嗎 作品

第207章 大漠歸途,十八年來血與淚!

 第207章 大漠歸途,十八年來血與淚! 

 金國,山東。 

 濟州管下一處水鄉旁的無名小山上,一行人身影卻是出現在山頂似在登高望遠。 

 此時正逢黃昏,夕陽西下,其中一人身著素服,神清目秀,白眉長垂,顯然年輕時定然是人品俊雅的少年郎。 

 老人凝目遠眺,看著遠處港汊數千條,四方周圍蔓延百里,山排巨浪、水接遙天,好一處水泊險地! 

 “此處便是那梁山泊?” 

 見到眼前水泊好似一望無際,慕容博不禁開口問道。 

 以他的眼力,自然看得出此地乃是一個可以藏兵的地方,看似不過是一處水泊,實則與太湖無異,周遭水路四通八達,水泊內又有高山當做雄關。 

 只要有數千可戰之兵,便可力拒數萬官兵圍剿! 

 “不錯,爹,此處便是昔年水泊梁山好漢聚義之地!” 

 在他身後不遠處,慕容復俯瞰這水泊梁山,緩緩點頭道。 

 “不過由於黃河改道,導致這處水泊縮小了數倍,早已不復當年蘆葦蕩蕩,水面浩渺,方圓八百餘里,群雄聚義的梁山泊之景!” 

 看著眼前不過堪堪蔓延百里的水泊,慕容復略帶遺憾道。 

 相傳從五代到北宋末,滔滔的黃河曾經有三次大的決口,滾滾河水傾瀉到梁山腳下,並與古鉅野澤連成一片,形成了一望無際的大水泊,這才有了日後號稱“八百里水泊梁山”。 

 而在宋江等人在梁山泊聚義被宋廷招安後,此處可以藏兵數萬的寶地也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慢慢消散於世人眼中。 

 直至到了後世,當年號稱蔓延八百里的水泊梁山,便只剩下一處長寬不過數里小湖而已。 

 而這一切原因,便源於梁山水泊形成的原因。 

 在唐朝之前,梁山在起初並沒有被水域環繞,只是一座平平無奇的山。 

 至於被稱為“梁山泊”與黃河在唐宋時的決口密切相關。王景治水後,黃河總體上維持了八百餘年的平穩,直到唐末,決口重新頻繁起來,大野澤水域也在恢復舊有規模。 

 黃河氾濫必然攜帶大量泥沙,導致大野澤的位置不斷南移,最終移到了梁山腳下。 

 唐朝覆滅後,接下里的五代是一個天子“兵強馬壯者為之”的殘酷時代,軍閥們為了爭奪天下多次人為決堤,加劇了黃河的不穩定。 

 後晉開運元年,黃河在滑州處決口,波及汴、曹、濮、單、鄆五州,洪水“環梁山,合於汶水”,“梁山泊”才有了實質上的形成。 

 而在金國滅北宋後,黃河仍然屢決不止,其中大定八年在李固渡的決口導致黃河下游發生了分叉,新河道奪淮入海,新河水六分,舊河水四分,舊河道反而成為了支流。12年後,舊河道完全斷流,梁山泊逐漸失去了活水源頭,就此面積逐漸縮小。 

 眼下樑山水泊雖早無八百里的面積,但大小仍有百里的範圍,加之中原被金國攻佔後,直至金國覆滅,黃河水患多達五十餘次。 

 為了徹底治理黃河水患,金國四曾次大規模修黃河堤岸,從大定十一年到大定二十九年,投入民工累計近似千萬人。 

 但依舊無力治理黃河之患,反而落入“修堤—泥沙沉積—潰壩—再修堤”的困境之中。 

 而山東一帶,便是遭受黃河水患侵襲最嚴重的地帶之一,因此終其金國一朝,山東各地盜賊蜂擁而起,豪雄林立。 

 慕容復父子二人會出現與北宋相隔百年之久的金國治下,自然是虛空石門的關係。 

 就在不久前,隨身玉佩再次傳來灼熱之感,慕容復一番探查下發現當今時代正處於宋金對峙之期。 

 不過金國已盡露頹勢,眼下的金國皇帝乃是金章宗,此人在位長達十八年,可他在治下的金國已經是千瘡百孔,先是黃河第三次大決堤後,使得河道南移奪淮入海成為定局,同時讓金國不可避免陷入饑荒之中。 

 各地饑民四起,尤其山東河南兩地最甚。 

 彼時南宋韓侂冑又發起北伐,又耗費了金國為數的不多元氣,致使鐵木真一統草原部落,正式成為了金國最大的威脅。 

 而在金章宗去世後,金章宗的叔父完顏永濟繼位,此人懦弱無能,面對蒙古攻夏選擇坐視不理。 

 後因西夏向蒙古屈服,蒙古兵勢日熾,逐漸勢大。 

 大金大安三年,鐵木真率軍再度南下,雙方大軍在野狐嶺遭遇。 

 這一戰中金國召集五十萬大軍,與鐵木真率領的十萬大軍展開決戰,可是金國不敵,蒙軍大勝 

 這一役中金國傷亡二十餘萬,餘眾逃散,自此再無力抵抗蒙古鐵騎南下! 

 如今距離野狐嶺一戰還有數年光景,但金國這座大廈已有了將傾跡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