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王陛下 作品

第489章 膽大包天

  黎奉仙聞言不由獰笑起來:“難怪太后那般慎重之人,如今會把事情做得如此倉促乃至狼狽,原來她老人家自己也心知是站到了新恆的對立面,於是赫然心虛了!哈哈哈哈,想不到我黎奉仙一生聲名狼藉,如今卻為了億萬人的福祉而奔走,太后她享譽百年,卻到底成了最大的叛徒,眼看就要身敗名裂了!”

  黎奉仙的笑聲,在星舟內顯得肆無忌憚,兩名手下死士自是默不作聲,拓跋田成則細聲附和地笑著,充分履行走狗的職責。

  然而夏侯鷹卻聽得心中極不是滋味。雖然從政治立場來說,他無論如何都不算太后一黨,但也實在聽不得黎奉仙那放肆的言辭。

  他當然不會與黎奉仙正面爭執,於是乾脆上前半步,開口轉移了話題。

  “上使大人,我推測,太后急求印星寶玉,也是為了能將國師從東都抓出來。因為上使先前曾說,國師是被太后鎮壓封印的……這其實說不太通。因為國師並非修行天才,至今也不過是合體期的修為,而以太后手中武力,無論是殺他還是捉他,有心算無心之下,都該易如反掌。但她卻偏偏選了鎮壓封印這微妙曖昧的法子,只怕是事到臨頭生了變化,最終無可奈何的妥協結果。”

  黎奉仙嗤笑一聲:“你這不過在幾十年前僥倖面聖過一次的小書生,如今連郡城的月報都只能斷斷續續的拿,對流巖城外的事務就似睜眼瞎,但揣測起東都、國師和太后,倒是敢說的斬釘截鐵。”

  但下一刻,他就收斂笑容,對王洛說道:“但夏侯鷹的推斷,我也是認可的。我在繁城的親信曾發來幾段絕密消息,當初我只嫌其信息散碎,拼湊不成形狀,但如今結合上使所說,倒是能大致印證一些事實了:張進澄是被太后在朝中突兀發難的,而太后當時下手極其狠辣,並沒有留情,張進澄帶在身邊的仙撫使幾乎全軍覆沒。而張進澄本人也只是險死還生,勉強找到機會躲進了東都牽星臺。那牽星臺是他身為國師的絕對主場,除他之外任何人都不得擅入。除非是能拿到印星寶玉——而寶玉平日要供奉在繁城天壇中,不能隨身攜帶。只是,太后恐怕也沒想到,張進澄雖然的確被暗算了個措手不及,但也留有後手,早就命令心腹之人去天壇內盜取了印星寶玉,然後逃之夭夭。至此,張進澄雖然重傷被困,卻也得以將牽星臺當做龜殼來求一時太平。而現在打開這個龜殼的關鍵,就在上使你的手裡了。”

  王洛沒有去質疑黎奉仙這個絕密消息的可靠性,對於他的長篇推論,也只是不置可否地點點頭,而後問道:“所以,你就想用這枚寶玉來釣太后?具體怎麼操作?將寶玉獻上,然後憑此大功躋身朝廷高層,再陪太后一道去開啟東都牽星臺,趁機迎回國師?”cdn.y13398281206.com/apk/aidufree.apk  愛讀免費小說app更新最快,無廣告,陳年老書蟲客服幫您找想看的書!

  黎奉仙鄭重點頭道:“正是如此。”

  夏侯鷹實在忍不住開口質疑道:“這也過於一廂情願,乃至兒戲了!太后憑什麼會讓你這邊境戍將在敏感時候離開防區,前去東都?牽星臺一事事關重大,她怎麼可能讓一個外人輕易參與其中?何況,就算太后真的召你同去東都開啟牽星臺,伱又要如何在十萬大軍的包圍中救出國師?”

  黎奉仙冷笑道:“很簡單,我獻上寶玉的時候,會明確提出自己想要的賞賜:我要親赴東都,登牽星臺。”

  夏侯鷹更是好笑:“以你的性格,提這樣的要求,是生怕太后看不出你心中有鬼?你這人只會將太后的每一分賞賜和容忍,都斤斤計較地變現成榮華富貴!”

  黎奉仙說道:“對,世人皆知我黎奉仙生性貪婪無恥,大賞當前,絕不會務虛。但同時,世人也皆知我心胸狹隘,睚眥必報。當初我被大將軍楊九重踢出繁城時,曾對天發誓,終有一日會雪恨歸來。當時所有人都以為這是笑話,但現在,大好的機會就擺在眼前。我要當著楊九重的面,站上牽星臺,沐浴天庭恩賜!為此,就算少些金銀珠寶,又如何呢?楊九重怒不可遏卻無可奈何的臉,可謂價值連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