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月下 作品

第 126 章 忠臣與忠誠

從洛陽到襄陽的路程,半是群山,半是平原。




車隊行到宛城,便進入了南陽盆地,這裡道路平坦,物產豐饒。




寬敞的土路上,十來個漢子穿著塞了稻草保暖的襖兒,拿著一人高的樸棍,走在宛城外的官道上。




一支三十餘騎士簇擁的車隊從他們身邊經過,這些漢子面帶恐懼和敬畏,伏在地上,不敢抬頭。




只因車隊的騎士們一個個騎著高頭大馬,身著皮甲,面目冷峻,一看便是百戰之師,萬萬不能招惹。




然而,他們不知道的是,一名一十來歲、打扮和剛剛的漢子們沒什麼區別的黑瘦青年,正在那馬車之中,伏跪在地,瑟瑟發抖,不敢抬頭看一眼。




“你說,你叫孔舒,也是從南邊來北朝的?”一個悅耳好聽,帶著絲絲尾音的聲音從青年頭頂傳來。




“是,是的,”青年顫抖道,“草民孔舒,太和十八年,和沈大人一起北逃,歸入沈刺史家的奴籍。”




“那你怎麼會在宛城路上,還想偷馬兒豆餅?”那聲音帶著笑意問。




“回、回貴人的話,”青年惶恐道,“前些年,沈家主被朝廷排擠,養不了幾千部曲,便將我等販賣給了李家,李家又把我們賣給了洛陽的宗王家中……”




他也十分無奈,十五歲那年,家中需要丁役戌邊,他是家裡最後個男丁,誰知入了軍中,便被裹脅著逃到北朝,又被賣到了洛陽。




後來,彭城王將他和一些丁役送入馬場,接著又因為河陰鎮的工坊人手不夠,調他入了工坊。




“……工坊的坊主馮家公子真是一位大善人,”孔舒眼睛裡帶著嚮往和期盼,“那裡能吃得飽,雖然累些,也能有工錢,那位坊主還放了我們的奴籍,讓我們成了良民,只要再多些日子,我就能存些錢財,買上一塊地,安穩下來……”




“可是後來,後來那位公子去了襄陽,咱們的天,一下就塌了,”孔舒眼睛裡滿是淚水,“我當時想和公子一起去襄陽,可又怕啊,怕又過那種無家可歸的日子,就留在了河陰鎮上……”




接下來的日子,他甚至不敢過多地回憶:“工坊併入少府後,吃食不到從前一半,做得不夠,每天都要吃鞭子,好多人受不住,被活活打死,大家都不知道能活多久……”




“後來,有人想逃去襄陽,我膽小,也不也敢一起去,後來聽說那些人雖很多死在路上,但也還是有一半人逃了過去……”




“那些先逃走的,後來又悄悄回來,說動我們這些跟著逃去襄陽,”孔舒惶恐道,“路上,我們混在宛城來的幫工裡,去襄陽,可我和他們走散了,又餓得不行,看到貴人餵馬的豆餅,就想偷吃一塊。”




“剛剛那些路上人,就是幫工?”




“是,是的,”孔舒小聲道,“一月不是農忙,也不太冷了,很多鄉豪都會帶家中壯丁,去襄陽找些活兒,賺些錢財,補貼家用。”




“鄉豪們也缺錢?襄陽的工價不高啊,而且再過十來天就是農忙,還




得回去,他們走上兩百多里,就為了賺那麼點錢?()”




“()”




孔舒真心道,“那幾個銅錢,到饑荒之時,換一斗米,也能救一條性命,只要能賺到,便是三百里,也不能放過啊!”




說到這,他眼眸裡放著光:“我們只要到了襄陽,到了襄陽,就能活下來了……”




“行吧,你帶些吃食,下車去找你的隊友們吧。”蕭君澤揮手。




他其實可以讓這青年搭個順風車,但看他這模樣,怕是到不到襄陽,便要被嚇死了,還是算了吧。




……




襄陽,三月,初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