鑑寶神豪,從我養麒麟開始 作品

第151章 董其昌

  他的畫有多好?他在世時,就是一畫千金,當時的原話是:名聞外國,尺素短札,流佈人間,爭購寶之”。

  原本他可以憑藉書畫,流芳百世,但可惜他有個不省心的兒子。他兒子為富不仁,魚肉百姓,欺男霸女,橫行鄉里,最後徹底激起了民憤。

  1616年,董其昌61歲時,一批書生糾集村民衝進了董府,打砸搶燒,將碩大的董府付之一炬,史稱“民抄董宦”!

  就因為這四個字,董其昌的名聲徹底臭了,成了畫品和人品分裂的代表人物。他這也算是明代藝術屆,被自己兒子坑的第一人了!

  男人興奮的將宋畫收回,又掏出個畫軸,打開介紹。

  “嘿嘿,小哥你看,這款還是印,那都是董其昌的沒錯吧。這兒還有嘉慶皇帝的收藏印。”

  這是幅董其昌的疏林茅屋圖,畫上林木疏秀,岡巒迂迴,江面水波不興,墨色淹潤通透,筆觸簡練卻不輕薄,給人一種清爽高潔的感覺。

  齊鳴對畫的欣賞還停留在初級階段,但看這第一眼,就覺得這畫乾淨,給他一種恬淡的感覺。

  畫的左上角是作者的提拔:岡嵐屈曲徑交加,新作茆堂窄亦佳。手種松杉皆老大,經年不踏縣前街。玄宰畫。

  提拔下是作者的印章:董玄宰(董其昌字玄宰)

  而男人說的收藏印一共是4個,分別是:嘉慶御覽之寶、石渠寶笈、寶笈三編、嘉慶鑑賞。

  嘉慶御覽之寶,嘉慶鑑賞這倆印都是嘉慶皇帝的,一幅畫按兩個,看著多餘,但比起他老子乾隆已經是手下留情。

  而石渠寶笈、寶笈三編,則是清朝皇室的一個規定。凡是內務府收藏的作品,必須加蓋這印。

  乍一眼,確實是大開門的,但齊鳴不覺得這麼開門的東西能輪得到自己,假貨無疑,不過這畫確實是老裱,出於好奇,他還是用望氣術看了眼。

  這麼一看倒是把他給看愣了。

  這畫貴氣稀薄,當然不是什麼真跡,時間大概是在清末,應該是那時候哪位的仿作。讓他奇怪的是,這畫上居然飄出了兩股歲氣。

  一股來自畫面,只到清末,另外一股是從畫內衝出,足足比第一股高出了一截,稍稍推算,居然能到大明弘治時期,距足足有5百多年。

  “藏畫!”

  齊鳴腦海裡立刻就冒出了這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