鑑寶神豪,從我養麒麟開始 作品

第 237章 庭院高士圖捧盒

  這問題一問,開始倒還真把齊鳴難住了,他是靠的歲氣斷的年代。但既然知道了年代,再去套那時代的特徵,也不是什麼難事。

  他稍稍回憶了下剔紅的歷史,才解道

  “剔紅器,成型在宋元,不過那時候的剔紅油漆很薄。而且全世界現在也就一件南宋朝的剔紅花鳥紋長方形漆盒,現在被收藏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華夏境內目前沒宋朝的。所以最先排除的就是宋元。”

  “草,憑什麼是在小鬼子那!”孫虎聽到這,憤憤的噴了句。

  齊鳴無奈的挑挑眉,小鬼子那的,華夏好東西可真不少,回頭孫虎進了文物局,要看到那些資料估計要氣的跳腳。

  “排除了宋元,就剩明清了。這種剔紅器,最受三個皇帝喜歡,大明永樂皇帝,還有清朝的雍正和乾隆這對父子。尤其是永樂皇帝朱棣。

  他幹掉侄子篡位登基後,為了穩固統治,讓別人覺得自己才是正統。便事事都要學他老子朱元璋。朱元璋因為自己姓朱,所以對紅色情有獨鍾。

  而朱棣為了證明自己是朱元璋的崽,證明自己最像他老子,所以大力推崇這種大紅的漆器。也因這段特殊的歷史,永樂時期的剔紅,技術上比不上清朝,但目前在市場上卻最貴的。

  至於怎麼區分明朝永樂,還是清朝雍乾也很簡單。明朝是正宗的漢文化,凡是涉及畫面的,不管是瓷器漆器還是書畫,都講究留白,而大清朝是滿人當政,哪怕後來學漢人,那也帶著暴發戶那種俗氣。

  在清朝,瓷器還好點,漆器的話,會將表面填鴨的滿滿當當,而且圖案還必須吉利,不是蝙蝠就是壽桃這類,行裡給他們這種風格總結了八個字(圖必有意,意必吉祥)。

  另外,明朝的剔紅裡頭其實有個竅門,凡是涉及花鳥的剔紅,花朵的數量必定是奇數。原因未知,但目前存世的都是這麼個規律,不信你數數。”

  孫虎聞言還真數了起來,片刻後,他朝著齊鳴豎起了個大拇指,感嘆道“我擦,還真是啊,這上頭一共7朵!你丫牛逼!”

  齊鳴貌似憨厚的一笑,他這算是忽悠住這胖子了。他說的理由都是真的,但也是生拉硬套,畢竟明朝幾百年,又不是就永樂朝製作剔紅。

  他說的那些個理由,頂多就是證明這盒子是明朝的,還不足以具體到某個朝代的。

  但孫虎不知道啊,他還一邊摸著木盒,一邊感慨道“還是你和林軒有本事,有文化,所以我才喜歡跟你們玩,這樣我也多少沾那麼點文氣。嘖嘖,我要是有你這眼光就好了。”

  這話,聽的齊鳴起雞皮疙瘩。

  兩人一路邊聊邊走,這時候已經是到了停車場。齊鳴便駐足伸手道“虎哥,這都到停車場了。東西給我吧,我也要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