鑑寶神豪,從我養麒麟開始 作品

第499章 草率的倉儲中心

  “齊先生,我給咱們這次交易的東西,按年代和器型給您分好了類。比如這一箱子,就是清代道光年間的小碗,那邊一箱是嘉慶時期的碟子。

  每個箱子上都有標註,還寫明瞭數量,您一看就知道了。”

  “嗯,謝謝。”齊鳴說完,看向了劉文宇:“劉叔,麻煩您給弄副桌椅,我這就開工了。”

  “行。”

  劉文宇朝著不遠處的兩人吩咐了下,很快就有兩個人搬了張簡易的摺疊桌椅過來,安裝好。

  小龍走到桌邊,拿出電腦,打開事先就準備好的文檔。按照之前就商量好的,齊鳴負責鑑定,他負責搬運和登記。

  劉文宇見他們這邊準備幹活了,也沒陪著的打算。他指了指一旁的休息間道:“小齊,那你忙。我就在那兒,你要有事兒,喊一聲就行了。”

  “好的,劉叔。”

  兩人打完招呼,劉文宇帶著洪煥就走進了休息室。

  齊鳴注意到,洪煥離開的時候,似乎回頭看了一眼,只是驚鴻一瞥,沒有注意到他的視線落在哪兒。

  等兩人進了休息間,齊鳴就開始幹活。

  這年頭,能像這樣,成批成批的買幾百年前古董的,也就這種海撈瓷了。當然允許這麼挑選的前提是,海撈瓷的市場價低。

  同樣一個道光年間的盤子,同樣是窯口,海撈瓷的價值可能只有普通瓷器的二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一。

  至於原因,其實前文也介紹過,一來海撈瓷的量大,發現一艘沉船,少則幾千件,多則幾萬件。

  二來,都是日用器。古玩市場,能賣出高價的其實都是花瓶之類的賞玩器。

  三來,就是磨砂紋和貝類附著痕跡,這兩種鑑定要點。磨砂紋說白了就是瓷器表面被沙子刮花留下的。附著痕跡,其實也是一種破壞釉面的情況。

  有這兩種痕跡,能說明是海撈瓷,但也說明了瓷器本身被破壞,有瑕疵的東西自然也就賣不上價錢。

  最後,而且是最重要的,就是氧化痕跡,也就是俗稱的包漿。

  這兩年文玩市場興起,一聽到包漿,就覺得是靠人觸摸盤玩,利用人體分泌的油脂汗液,來讓東西外表上形成一個特殊的氧化層。

  這種認識,放在<竹木牙角>上,確實如此。但放瓷器上,卻是行不通。

  瓷器外頭有釉面,這種材質,別說用手上那點汗了,就是泡油桶裡,泡個三五年,也不可能有包漿。

  瓷器的包漿,是釉內物質和空氣長期接觸後自然氧化的結果,這需要時間,少則幾十年,多則幾百年,才能在外部形成特殊的氧化層,這才是瓷器的包漿。

  這種包漿是年代的見證,玩家也好,收藏家也好,一多半就是衝著這種歷史感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