鑑寶神豪,從我養麒麟開始 作品

第 520章 萬壽尊(上)

  “明天?這麼趕?那批海撈瓷怎麼辦?”

  林軒理所當然的道:“找小龍啊。就一個託運的事兒,你還怕他辦不好?難道你想讓他一輩子當保鏢?”

  他這反問,倒是讓齊鳴語塞了。想了不到一秒,他就應下了。

  掛斷電話,齊鳴把事情交代給了小龍,隨後訂了張第二天一早的機票。

  他會急著趕回去,一來確實像林軒說的,總不能一直讓小龍當跟屁蟲,可以試著一點點讓他幫著處理些生意上的事兒了。

  二來,就是這<萬壽尊>。光聽這名字,也能應該能聯想到,這東西就不是一般人能用的,普天之下配稱萬壽的,那就只能是皇帝。

  萬壽尊,也確實就是為了慶祝皇帝生日,特意燒製。

  說是叫尊,但它的器型並不固定,花瓶,大缸,罐,什麼都有。但不管何種器型,外壁都會寫上壽字,比較誇張的會用密密麻麻的壽字填滿所有空間,所以才有了<萬壽>的名頭。

  唐玄宗之前,皇帝生日也是大事,但慶祝活動僅限皇室成員,或者首都城內。其實跟現在小老百姓關起門過生日差不多。

  直到唐玄宗44歲這一年,這一時期差不多是開元盛世最鼎盛的那幾年。唐玄宗也徹底飄了。

  下頭人馬屁一拍:<皇帝生日,怎麼能那麼潦草,必須辦,而且大辦特辦。光辦還不夠重視,乾脆把這一天定為一個節日>。

  這種提議,對唐玄宗這種好大喜功的人來說,自然受用。

  於是他大筆一揮,把自己生日的農曆八月初五這一天,命名為<千秋節>,直接寫進律法,全民放假3天。喜好音樂的他,還做了首名叫《千秋樂》的曲子。

  由此為開端,皇帝生日成了和春節一樣重要的節日,這種優良傳統從此延續了下來,宋朝取名<長春節>、<乾明節>等,在元代叫<聖節>等,明清時則叫<萬壽節>。

  其中,康熙六十大壽,乾隆八十大壽的萬壽節最為隆重。史書留名的<千叟宴>只是萬壽節的一部分,記錄康熙的萬壽盛典的圖畫,光長度就有60多米。

  乾隆的萬壽長圖則是一張紙根本畫不下,一共畫了一百幾十頁。還有齊鳴提到的慈禧,這位六十大壽,也搞了一次萬壽節。

  那時候清朝國力衰弱,肯定辦不出康熙和乾隆的效果,但老佛爺的排場也不能少,為了替自己過生日,提前好幾年就開始準備,花的主要還是海軍的錢。

  巧合的是,甲午戰爭和慈禧六十大壽還是同一年,所以有人說她過個生日,斷了清朝國運,也是能聯繫起來的。

  作為古代的奢侈品,這種特大節日,自然少不了應景的瓷器,典型的就是這<萬壽尊>。因為是祝壽用的,所以不管材料還是工藝,那都是上上之選。

  別的瓷器還會考慮,到底是皇帝自己用的,還是宮裡妃子貴人用,亦或者賞賜大臣用。輪到萬壽尊,那並不用多想,肯定是皇帝用,要是還是在特殊的時間節點燒製,那珍貴程度更加一籌。

  林軒剛剛提到的<港島那件>,齊鳴也記得,那是2018年在港島的中安秋拍上,一件康熙六十大壽的萬壽尊,拍出過7千多萬。要是現在上拍,那破億是輕輕鬆鬆。

  哪怕林軒說的這件不是康熙六十大壽的萬壽尊,只要是真品,那破千萬也是板上釘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