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詞 作品

第467章 暗流湧動

 “大瑞啊大瑞,我們本是同根生,周邊多國,虎視眈眈,這次,恐怕要我們共同應對了。” 

 他自言自語兩句後,便差人來。 

 “準備行裝,北上趕喪。” 

 來人聽李成裕如此說道,心有疑惑,還是忍不住問了出來: 

 “皇上說的,可是大瑞天州?此去兩千餘里,恐······” 

 “兩千多里,這麼多年來,從未走過這兩千多里了,該回去看看了,從此以後,你們不要叫我皇上了,天下大局已定,我還是做我的裕王,最得逍遙。” 

 這人一聽李成裕這話,嚇得連忙伏地,怯怯道:“皇······裕王,裕王何意?” 

 “沒什麼,這天下,現明主,普天華夏大地,什麼皇帝不皇帝的,都只是笑話罷了,快去準備,明日一早,我們就出發。” 

 河源村,李雪和李麓得知消息,早已踏上了去天州的路。 

 這樣一來,就只留下唐陽和從吐蕃歸來的韓姬。 

 很多事雖然依舊是徐聞在處理,卻因為唐陽和韓姬的特殊身份,不管是村裡的護衛還是工人,都比較尊重兩人的看法。 

 郭阮打通滕州到河源村的大道後,又不斷往河源村輸送滕川兵,人員大量輸入的情況下,自然也需要人員入駐,才能保證滕州的生產力。 

 因為武陵郡回到了河源村的管控之中,所以武陵商場的生意還得繼續做,所以大嶺坡就不再適合用來作為炸彈等武器的製作。 

 徐聞給趙寒去信之後,趙寒也決定擴大炸彈的製作規模,而生產地,直接就選到了幾面環山的滕州。 

 郭阮安排好這些事情後,為了幫趙寒穩住京中局勢,便也決定前往天州。 

 官嶺這邊,高世貴負責全面的開發,基礎建築已經完全建成,等大雪融化後,便要對此處的幾十萬畝地進行復耕,雪鴛到此後,慢慢也打開了心扉,經過教師培訓後,也能適應這種工作節奏,現在只等此處的學校開學,一切都在往好的方面運轉。 

 只是朝州,卻發生了一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 

 得知李顯駕崩,李莊突然宣佈撤去大旗,再次強調了自己大瑞朝州莊王的身份。 

 這一決定讓人不可思議,誰都不知道他此舉是為了什麼。 

 有人揣測,可能是李顯駕崩後,他便是李家皇室為數不多有能力有繼任希望的人選,此舉是為了洗去自己反賊的身份。 

 比起趙寒來,他的確更加適合,出身正統,能力出眾,有勇有謀。 

 趙寒雖有金璽在手,但這是李顯喪期的特殊時刻,大家才能為他所命,更何況大多時候,他也是藉此金璽來安排皇喪的相關事宜。 

 比如發喪報,一些任務的分配這些算不上真正行使皇權的事兒,若真過了這段時期,已經有不少人私下決定,共同奪回金璽。 

 一定程度上,整個朝堂局勢走向,並不完全在於武力的大小,朝代更迭,只週期長短而已,真正不變的,卻是歷朝的朝中重臣,各個部門的關鍵人員,縱觀青史,不管是誰做皇帝,這些人大多都不會有太多變動,皆可在位即用。 

 所以,這些人的話和觀念,也在影響著繼位者的言行。 

 說白,他們的選擇,也是一個皇權成立的評判標準之一。 

 李莊正是看中了這一點,才撤下番號,以進京服喪之由,私下聯絡各部重臣。 

 朝州離天州又近,他是在外回京服喪的最早進京之人,佔盡了優勢。 

 最令人意外的是,金璽在手的趙寒不管怎麼說,都是臨時的皇權象徵,按照慣例,凡進京者,第一時間都要去見趙寒,以示對皇權的屈服。 

 但是李莊明顯是要給趙寒一些有意思的信號,到京五天了,整日出入其他朝臣府邸,連見一見趙寒的想法都沒有。 

 趙寒住在皇宮,修好被自己轟炸的大門後,便整日無所事事,也沒什麼想做的,只好在此等候李麓等人的到來。 

 不過這一天,有人報道,說是他的幾個故友想要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