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回國

  當晚新安縣的招待晚宴上,廖庭軒提出新的建議:希望楊墨加入到談判中來……

  如果是何建業擔任這次談判小組組長,他絕不會提出這個看似“合理”的要求……

  楊墨接到駱炳輝電話的時候,臉上的笑容瞬間凝結,神色間突然有了從未有過的慌張:“他們真是這麼說的?希望我親自去新安加入談判?”

  駱炳輝不覺有異,自顧自的說道:“對!第一次關於鋼鐵公司的談判毫無進展,這個廖司長寸土不讓,堅持不能讓致遠控股,這一條如果不能取得共識,後面的談判很難進行下去!”

  楊墨皺眉繼續問道:“你沒有在別的方面多做一些讓步?”

  駱炳輝苦笑道:“何止是讓步啊!我們甚至隱晦的把大鏟灣項目拿出來威脅,都沒有什麼效果,對方還是堅持不超過49%的股權,這是他們的底線。”

  楊墨放下電話的那一刻,腦海裡甚至有一絲放棄的念頭,他申請的這些專利,本就是這個國家幾代冶金人嘔心瀝血搞出來的成果,授權也好,技術共享也罷,又有何妨?

  沒有他楊墨,國內的鋼鐵企業可能會走很多彎路,同樣會面臨西方鋼鐵企業的封鎖打壓和鐵礦石巨頭的肆意抬價,但惡劣的生存環境最終並沒有壓垮他們,反而憑藉規模優勢,奪得冶金產業鏈的話語權……

  但他又熟知那些滿嘴自由貿易的西方政客的嘴臉,中國製造業最終能夠異軍突起,不是憑藉某個領域的領先,而是百花齊放的群狼戰術。

  一兩個領域的暫時領先,西方企業一定會聯手打壓你,讓他們察覺到威脅之後,甚至會沒有底線的動用國家力量封鎖打壓。

  楊墨想控股的原因也正是如此,他想成為一隻頭狼,帶著群狼出海搶食去。

  很顯然,大青灣機械廠和致遠鋼鐵公司就是他想要打造的頭狼,有技術、有資金、有訂單,群狼才會跟在你後面覓食。

  可是如果失去控股權和決策權,很多決策勢必不能按照自己的構想去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