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整山河,從穿成宋欽宗開始 作品

第212章 廂軍解甲歸田

  正由於趙桓手裡有了北邊大量收購的農田,所以這三十萬廂軍一旦解甲歸田,也就有了安適的地方。

  同時,廂軍成建制的退伍,並組織起來從事農耕,就能使得北方戰區的土地得到耕種了。

  金軍南下時,為了籌措軍糧,會劫掠城裡的糧食,但並不在意田裡的糧食,只要有軍糧,他們更注重搶劫大宋的金銀珠寶,而不是沉重並且單價不高的糧食。

  要知道,把把糧食從大宋運到白山黑水,那成本都會遠遠超過糧食本身,這筆生意不划算。

  因此,地裡的糧食,尤其是沒完全成熟莊稼,金軍是沒有什麼興趣的。所以北方戰區的糧食如果由軍團普遍耕種後,至少能保證大部分莊稼有收穫,不會被金軍搶走。

  岳飛說完之後,趙桓當即拍板:

  “准奏!所有的廂軍和不能戰的禁軍全部解甲歸田,組織起來在北方進行屯田。

  連續耕種三年以上者,可以取得田地的所有權,田稅按十五取一計算。

  具體廂軍解甲歸田和授田事宜,由樞密院牽頭,會同兵部、戶部共同協商,拿出實施方案,經過討論徵求意見之後,報朕批准執行。要快,限時一個月內頒發推行。”

  文武百官很多人都驚呆了,沒想到在他們看來老大難的問題,皇帝居然輕鬆地便拍板敲定了,沒有多餘的廢話,直接付諸實施。

  岳飛退下,隨後黃景淵出列:

  “臣有本上奏,——上百萬的北方百姓南遷到了南方,需要安置。

  臣奏請陛下,准許南遷百姓開墾荒地,並獲得開墾的耕地所有權,同時免十年稅賦,十年之後按三十取一徵稅。”

  此言一出,滿朝文武又是低聲議論,有的像看傻子一樣看著黃景淵,心想免十年的稅都已經危言聳聽,何況還要三十取一來徵稅。

  那只有漢朝的文景之治才實行過這麼低的稅率,皇帝是絕對不會同意的,這黃淵璟仗著他女兒成了賢妃,想表現表現,這下恐怕要被打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