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蟲月二 作品

第233章 道與佛

 平臺上側面建著正殿卻並不正,也是依著山壁而建所以沒有普通寺廟那種莊嚴的景象,大殿不大,卻多了幾分入山隨山的意思。

 一個女僧侶穿著灰色的僧袍站在青龍吸水的地方,而殿裡也只聽得出三五個女僧眾誦經的聲音。

 黃爭徑直走了過去,同樣欣賞著山泉水流。

 “你倒也準時。”

 “白老師是你!”黃爭表現得有些意外。

 “是我,當然是我了,憑你的本事不應該有什麼意外的!”白雲霞說話很淡然,像瀰漫在寺中的一層薄霧一樣輕淡。

 “說不意外卻處處意外,這裡可稱得上靈山秀水奇峰古寺,而且在這裡修行的竟然是女僧侶,就更想不到了。

 而且看起來白老師該是在此寺掛單帶髮修行的信徒了。

 以前只聽青龍寺名從來也沒來過,今天到是開了眼界自然是意外頻頻了!”黃爭猜得到是白雲霞約他,沒有猜到的是白雲霞會信奉佛教而不是道教。

 如果說看見白雲霞身穿道袍那麼並不會意外,可卻是僧袍這才意外的。

 “你知道我和馬乘風的關係,而馬乘風是你們梅易派的,自然以為我也會信道教而非佛教。

 他對佛教向來不屑,覺得佛教之所以在中國盛行是偷換了中國人傳統道家的文化,偷了道家的學說。

 所以佛教在中國發揚光大,相反在其發源地印度卻並沒有多少信徒,你是不是也這麼認為的?”白雲霞並不說約黃爭來這裡的來意卻是先與黃爭探討起佛教了。

 “應該這樣理解,道學與佛學有很多相似的地方,相傳當年老子西去事實上是去了印度,化身佛祖傳下佛學,所以道學與真正的佛學殊途同歸。

 道學講無,佛學講空,道與佛,無與空事實上就可以理解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意思,本質一樣名稱不一而已。

 但從道學佛學到教又不一樣,道與佛都是抽象的存在,而道教與佛教既然是教就要讓人能夠領悟,讓人可以修行,所以就有了祖,道教有道祖,佛教有佛祖,就有了修行的方法與規矩。

 當然幾千年來道教與佛教又走了不同的路,佛教為了傳承與宏揚事實上違背了佛學真義。

 道家講無為,即順其自然而為,講無求不得,講利而不害,為而不爭。

 這一點道教傳承了,所以道觀少信奉的人也少就是這個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