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網文太難了 作品

第七百九十章 再水一章

  「西域現在只有毛遂一個文臣,本身還不是內政類型的,確實辛苦他了。不過國內正在進行統一之戰,抽調不出來人手接替他,再讓他辛苦一段時間。等統一之後,寡人就安排人員過去接替他。至於其他需要的各類人才,按照一州之地的規格打包給他。多派一些醫師過去,防止水土不服。還有牧場、養豬場、養鵝廠、養雞廠、紡織廠等等,都遷一座過去。對了,大宛雖然處於內陸,但也是有河有湖的,可以養魚。」趙括說道。

  瀚海城是以後趙國在西域的中心,趙國有的,都可以複製一小份過去。

  「一州之地的規格?」藺相如有些吃驚,西域諸國只是名義上臣服趙國,實際上趙國能夠控制的只有瀚海城,還沒有建好……

  即便是大宛和烏孫,也不是完全控制的,國內反對趙國的力量多的是,只不過是畏懼趙國,不敢暴露出來罷了。

  但若是趙國派駐官員,進一步壓縮他們的利益,必然會有一些人站出來反抗。

  當然,最後肯定還是趙國勝利,但也會影響整個西域的穩定。

  「西域很大,我們先建一座瀚海城,後面還會有更多城池的。至於大宛和烏孫,不用擔心他們。等我趙國將基地建好,他們若是聽話,寡人還能容他們。若是不聽話,也就沒有必要存在了。」趙括冷聲說道。

  費爾幹納盆地和伊犁河谷的年降水量並不多,剛好處在農耕區四百毫米降水線的邊緣,大部分地區可能還達不到這個降水標準。

  但是兩個地區都有一條大河從境內穿流而過,滋養著兩岸的平原,讓這裡擁有了農耕的條件。

  大宛人和烏孫人不懂得如何修建水利工程,改造自然環境,讓土地種出更多的莊稼,讓環境更宜居,養活更多的人。

  但是華夏人懂。

  在這方面,華夏是專業的。

  還有一點就是,西域的趙軍目前主要是由大宛和烏孫兩國供養的,由於趙軍的待遇非常高,從兩國抽的血也比較多,兩國壓力非常大,內部早就唉聲載道。

  現在只是迫於趙國的壓力不敢反抗,但是以後就不好說了。

  趙括還是傾向於將後勤完全掌管在自己手裡,即便是以後西域各國翻臉了,趙國也可以毫無顧忌的抽他們大嘴巴子,而不用擔心受到掣肘。

  當然,該給進貢還是一樣不能少,只是這些錢糧可以用來做其他事。

  「還有一件事……前兩天庫頁郡郡守派人送來消息,他們在島上發現了金礦。」藺相如說道。

  當初趙國任命庫頁郡郡守的時候,還遇到了一個難題,沒有人願意去。

  大家寧願留在中原當個升斗小吏,也不願跑去苦寒之地受罪。

  那鬼地方冬天冷了要命,還是在海外,需要坐船才能到,島上除了野人就是野獸,連個正常人都沒有。

  說句不好聽的,這種地方壓根就沒有安排官員的必要。

  別說安排官員了,就是送給別人當封地,別人都懶得要。

  趙國本來打算沒有人願意去就算了,在島上立個碑,表示這裡是趙國的地盤,然後找島上的野人‘談"一下,‘說服"對方臣服趙國,然後任命個野人擔任官員,俸祿啥的也不要給,上計啥的也不需要來。

  其他啥的全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面兒上過去就行了。

  但有句話怎麼說來著,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

  趙國這麼多人,總會出幾個奇葩,比如就有一個叫苟或的奇葩,表示自己願意前往庫頁郡擔任郡守。

  朝廷得知之後,把人叫過來隨便考察了一下,確定精神正常,識字,懂算數,能與人交流,不是個文盲,就給安排馬車、印綬,讓他去上任了。

  藺相如已經有所準備,這傢伙可能跑到那之後,第二天就罷官跑回來了。

  誰曾想,這傢伙在那待了一年多,據說還把老婆孩子都接去了,每天領著俸祿,種點小地,喝點小酒,釣點小魚,日子過的別提多快活了。

  除了冷點、物資比較短缺,一個月才能跑到對岸城中買一次物資之外,沒有任何壞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