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言初李三林 作品

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天雷都神果


                  第1145章天雷都神果

  青袍人破開虛空而走,來到一處蠻荒之地,

  李言初緊隨其後。

  此地棲息著許多巨獸,茫茫一片。

  兩人一前一後殺到此地,轉瞬之間又離開,氣息可怖。cdn.y13398281206.com/apk/aidufree.apk  愛讀免費小說app更新最快,無廣告,陳年老書蟲客服幫您找想看的書!

  接連追殺十幾個周天之後,青袍人來到一片大澤之中,

  沼澤之中生之一株神樹,神樹吞吐霞光,雷霆環繞,其中結了一顆果子,燦燦生輝。

  來到此地,他忍不住眉毛一揚:“天雷都神果!”

  這是一株罕見的仙株,不知為何竟然會在此地出現,

  他的目光掃過,

  此地乃是一處小千世界,他也是意外闖入,這片世界之中壓制神識,探索不遠。

  身處於大澤之上,青袍人可以感受到雷霆氣息。

  “福禍從來相依,此地氣息茫茫,破空間而去必受損傷!”

  青袍人深深的看了一眼天雷都神果,此物極為珍貴,世所罕見。

  只可惜此時身後有一個兇人在追殺。

  他心中嘆了口氣,轉瞬之間便破開虛空而走。

  在此地破開虛空,即便是以他的修為也忍不住悶哼一聲。

  這裡的空間氣息極為混亂,恐怕會給他留下道傷。

  李言初來到此地,感受到濃郁的雷霆氣息,擾亂了他的感知,無法再追蹤的青袍人的下落。

  “竟然被他逃脫。”

  李言初眉毛一揚,

  隨即,他的目光落在那天雷都神果之上,

  這果子散發純粹的雷霆之力,極為不凡。

  “仙株!”

  李言初一愣,

  追殺對方至此,竟然遇到這種寶物!

  他探手抓了上去,雷霆都神果周圍瀰漫可怕的氣息,一道雷光轟了上來!

  其中蘊含的雷霆之力太過澎湃!

  砰砰砰!!

  幾道雷光轟滅之後,李言初祭起仙道鎮魔符文將這仙株取走,將其封印放入壺天之中。

  通常來說,天才地寶必有靈獸守護,可是這大澤之中卻並無任何生靈,連魚都沒有。

  李言初凝神觀看,神識在此地被擾亂,難以探出太遠。

  他的目光向遠處看去,秘境空間並不算太大,天空一碧如洗,靈氣濃郁。

  雖然失去了那青袍人的下落,可是也取得天雷神都果,一株真正的雷道仙株,收穫極大。

  李言初在此地飛行,發現方圓數十里,除了這片大澤之外,還有一片骸骨,通體金黃,已然殘破,

  其中沒有什麼力量,看不出所屬何種兇獸,

  只是雖然如此,依舊可以感受到上面那種可怕的氣息。

  “不知是什麼兇獸隕落於此,或許是想借這仙株恢復,可終究不敵大限。”李言初心道。

  他在其中探索片刻,並沒有發現什麼東西,隨即便祭出青天劍胎破開虛空而走。

  與那青袍人不同,他用青天劍胎破開虛空並不受此地反噬之力,只不過沒有尋到那人蹤跡而已。

  青天劍胎來歷神秘,可斬破虛空,是屬於道衍留下的饋贈,

  與可助人恢復生機的五彩石堪稱兩大至寶。

  李言初騰空而起,離開此地。

  ………………

  苦海山此地已經被汪洋沖洗過,到處是水流的痕跡,

  山東石也被碾碎,樹木折斷,彷彿洪水過境。

  李言初再仔細搜尋了一下,那香火神龕已然被二人鬥法之時,利用餘震轟碎,再無其餘之物。

  此時大夏鎮國候李洵已然身死,他的死也預示著不會有人再用特殊法門溝通天人。

  “雖然天地鉅變,未來規則不知如何變化,卻可以為人間爭取時間。”

  李言初心道。

  他想了一下李洵的所作所為,只是冷冷的說出兩個字:“走狗!”

  這位人間最得意的年輕侯爺想要將個人修行與人間之事皆握在手中,

  以抗天命。

  可最終被李言初斬殺,只落的走狗二字的評語,

  不知若是他在天有靈,會做如何感想。

  ………………

  魏城青雲觀,

  李言初歸來,返回觀中。

  他對這先天風水大陣更為感嘆。

  誰會想到,李洵竟然又喪心病狂的接引天人下凡,

  若無此陣,恐怕又是一場浩劫!

  “那貨曾提起棋子一事,雖不知其意,但也能猜出一二。”

  “難道是有人暗中在佈局?”

  李言初眉毛揚起。

  他嘗試推演此事,有捧北斗經顯化諸多道象,而且沒有任何的根腳。

  “李洵這走狗修為如此之高,行事卻又有讓人難解之處,想來是與他所說棋子有關。”

  李言初心道。

  南疆那神秘的陸姓老人被封印,他也感受到有人在佈局。

  陸地仙壽命悠長,或者天人從中作梗,仙人插手人間,種種因果錯綜複雜。

  只是不知與出手封印洞天福地之人是否是同一人。

  李洵體內的僧人也不知所蹤。

  此人掌控李洵肉身,曾爆發出極強實力,神足通一跨數萬裡,消失無蹤。

  最後出手的青袍人也是極為神秘,轉瞬間破開虛空,穿梭諸天逃走,怕是早就盯上了李洵的號角。

  “下界天人雖然盡數被斬殺,天人掌控人間之事暫緩,可依舊處於水深火熱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