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染血的洛陽(七)

  曹操心中一動,這確實是個好人選,王子服可以說是他的心頭大患了。

  王子服這個人和他差不多,都是心繫大漢的人。但不提王子服三天兩頭提議另立新皇這件事,單單他的身份就很讓人頭疼。

  說起來王子服的起點可不低,甚至和王弋一樣,初登場就是秩比兩千石的北軍五校尉之一越騎校尉。後來因為功勳升了官,做到了大漢的偏將軍。由於不認同劉辯的合法性,便留在了洛陽。

  大漢的偏將軍和三國時的阿貓阿狗可不一樣,當時一個雜號將軍都能領兵數萬,何況是偏將軍。

  就是這麼一個純粹的武將,卻和那些文人士大夫們關係極好,明裡暗裡針對曹操。如果能借這個機會將他的名聲搞臭,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

  但是有一點曹操非常擔憂,王子服是個武將,如果他組織起難民反抗自己,那就更麻煩了。

  於是他問道:“若王子服煽動難民叛亂將如何?”

  “主公,這不是正好嗎?”陳群低笑道:“既然王子服煽動難民叛亂,那城中必有內應……”

  曹操瞭然,陳群的計策完完全全就是一場政治傾軋和肅反行動,難民只是個藉口,處理掉那些不服從自己的人才是陳群真正想要做的。

  “既然如此,傳我手令……”

  “不可!”

  曹操還未說完就被人打斷,只聽那人說道:“王子服如今並非將軍,大將軍令名不正言不順,還是從那裡下旨比較好。”

  說話的是橋瑁,那裡則是皇宮。

  曹操聞言心中一沉,假傳聖旨會對以後行事非常方便,很多事都能直接繞過黃宛那幾個三公。可一旦開了這個頭,他曹孟德可就是和董卓成為一路人了……

  “王必,此事你去做。”曹操點了自己麾下最信任的人之一。

  “喏。”王必起身行了一禮,轉身離去。

  他對曹操是絕對的忠誠,根本不關心曹操這麼做的後果是什麼,只關心曹操讓他做什麼。

  難民之事算是有了一個應對方法,接下來曹操便對於春耕之後的戰略進行了部署。

  有一個人是曹操麾下重謀,此間卻一言不發,這個人就是陳宮。

  他全程眼神就沒離開過陳群,雙目中逸散著殺機!

  陳宮和陳群都姓陳,但他和陳群的出身可差了十萬八千里。他出身寒門,少時又喜歡結交名士,對官場抱有著美好的幻想。

  不像陳群,陳群一家官運就沒斷過,皇帝都追在屁股後面求他們家做官。所以陳群早早就看穿了官場的本質,與人為善不會又任何好結果,得來的只有破家滅族。

  不能說是誰對誰錯,只能說一個是理想主義,一個是現實學派。這就導致了陳宮很看不上陳群的做法,他認為王子服這樣的忠貞之士不應該成為被利用的籌碼。

  當然他沒有怪曹操,而是將陳群歸入了奸佞小人這一類,日後必是大患。

  不得不說陳宮猜的沒錯,陳群雖然不是奸佞小人,但確實是個大患。

  他這麼做的目的有二,一是為了幫助曹操解決麻煩。二是想辦法將曹操孤立起來,他有一個大膽的想法,那就是打破舊有的官僚體制,制定一個全新的考核制度。

  想要做到這一點僅憑他一個人是不行的,他需要一個強力的幫手,而曹操就是那個強力的幫手。一旦他的構思能夠實現,世家將完全為曹操所用,那時曹操就會擁有用不完的人才。

  是的,此時陳群就在為他那九品官人制做鋪墊了。沒人知道陳群這麼做到底是為了私心還是公義,或許他真的已經對現如今的官場失望透頂,想要選拔一些德行高尚的人來。但他一個人琢磨出來的東西終究漏洞多多,想要鑽空子的人同樣多多。

  會議持續了一陣便結束了,陳群腦海中盤算著自己的計劃,也沒注意到陳宮的眼神,上了馬車自顧自回署衙理事去了。

  路過市列時馬車忽然停下,陳群有些疑惑,探頭出來看了一眼,發現前面排起了長隊,不知在做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