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遼東之戰(三)

  “殺!”

  長劍指向城外,鮮于輔的聲音嘹亮。

  不是自己人喊出來“殺”烏桓人顯然一頭霧水,他們不明白鮮于輔哪來的這個自信敢一個人衝擊他們的軍陣。

  下一刻,無數揮舞著刀劍利器的百姓從四周的巷子中鑽出來,嗷嗷叫著向他們發起了亡命衝鋒!

  人多勢眾真是一句很有道理的話,面對兩千百姓的攻勢,烏桓士卒有些亂了陣腳,一時間竟然被打退出攻城槌的範圍,讓鮮于輔有機會命人放火燒燬攻城槌。

  人們總是從各種說書先生的口中看到某某大將帶著數百士卒拼死一戰,出城燒了井闌、衝車,衝入軍陣砍倒大旗之類的,這種事情不是沒有,但難度超乎想象。

  古人很聰明,他們對這些木質的攻城器械保護得很好,儘管很多時候這些東西都是一次性的,可工匠們依舊在上面塗滿了泥水防火。

  不僅如此,燒燬攻城器械不是點一把火就完了的,燒個小樹苗還能看半天呢,何況是體積巨大的攻城器械?

  幹這件事為什麼都需要武藝極佳的無雙猛將去做?因為你得看著它燒沒了,在它燃燒期間必須要守護在邊上防止敵軍將火撲滅。

  鮮于輔幾乎將攻城槌能夠點火的地方都點著了,並且內心不斷的在祈禱火焰能夠燃燒得快些,更快些。

  他不著急不行啊,就這一會兒的功夫,百姓組成的敢死隊已經從大優勢變成均勢了,而且烏桓人在攻城槌後面準備好了軍隊方便進城,眼見就要突破城牆上弓箭的封鎖了。

  殺吧,不然還能怎麼辦?

  鮮于輔很是無奈,提劍衝了上去,儘量拖延烏桓的攻勢,哪怕只要燒燬了連接處也好,那樣攻城槌也就沒法用了。

  奈何鮮于輔現在真的外強中乾,看上兩劍就已經喘粗氣了,別說提氣,正常搏殺都做不到。

  而且百姓的戰鬥力也不能恭維,憑藉一股勇力開始還能做到二換一甚至一換一,可他們的招式都是些王八拳、王八劍、王八鋤頭、王八菜刀一類的,街頭鬥毆還能嚇唬嚇唬人,到了戰場上完全就是送死。

  就在鮮于輔感覺自己快要累斷氣的時候,一隻手抓住了他,將他拖到了後面,徑直拖回了城中。

  鮮于輔定睛一看,竟然是給他治傷的醫士,醫士將他仍在地上後就不管了,大聲對著城門外喊道:“將軍有令:撤退!快跑回來啊!”

  鮮于輔已經沒有力氣說話了,只能眼睜睜看著百姓紛紛跑回城中,在城門關上的一瞬間,火焰終於燒斷了攻城槌的連接處,讓巨木重重落在地上。

  隨之落下的還有鮮于輔的心,他終於能將心放在肚子裡了。燒壞一個攻城槌的實際意義其實不大,真正的作用是展現守城人的決心,讓烏桓人感覺到城內百姓團結一心願意共同赴死。

  不得不說鮮于輔成功了,沒多久烏桓人就吹響了撤退的號角。

  聽到號角聲鮮于輔兩眼一黑徹底暈了過去,醫士看了看他,無奈將他扛起,回到了署衙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