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滴血陰山(五)

  荀攸根本就不想在山口修什麼防禦建築,這些人就是去做做樣子,吸引胡人的注意力,騙託羅轉移營地的。

  如今託羅已經向西城搬了一半了,聽說五千兵馬從山中出來,頓時陷入了尷尬的境地,他忽然就摸不準陰山到底是不是漢軍的命脈,到底能不能突入陰山。

  忽如其來局勢變換讓步度根也很恐慌,看著漢軍這種趨勢完全是一副想要將他們包圍全殲的架勢。

  問題是他現在手下有十幾萬兵馬,漢軍憑什麼全殲?哪來的那麼多人包圍他們?

  他步度根懼怕的是受降城中那些層出不窮的器械,又不是守城的軍人。

  步度根都要恨死那些打亂他計劃的器械了,對其簡直說是恨之入骨。

  步度根願意在這裡和徐榮僵持原因有三。

  其一,受降城的位置很重要,跳過去對自己後方的壓力實在是太大了。

  其二,託羅的計劃確實不錯,成功了可以讓他們輕鬆很多。

  其三,步度根需要一個消耗生命的地方,受降城是個很好的選擇。

  按照步度根的計劃,丁零、烏孫、堅昆將以炮灰的身份對受降城發起進攻,雙方傷亡到一定程度後他就會出手接管這三方的實力,進而將大漠中三族所有的實力都納入麾下,而不是像現在這樣成為盟友關係。

  將己方整合完畢後步度根就會集中主力一舉拿下受降城,無論託羅成功與否,他都會率軍攻打高柳。

  然而受降城的強大出乎了他的意料,與其說他是在圍城對峙,不如說他是被逼得哪也去不了,只能等託羅給他帶來好消息。

  步度根根本不明白像他這等地位的人,求己永遠要好於求人,將自己的勝利寄託在別人的身上,對於人主來說是極其愚蠢的。

  荀攸就明白這個道理,他從不指望勝利來自於胡人的失誤,只會將胡人騙到他編織好的陷阱中。

  於是在匈奴人快要將營地全部搬完的那天夜裡,太史慈帶著兩千兵馬悄悄的出城了。

  受降城中不是沒有騎兵,而且還不少,只是徐榮一直都沒有使用,將這些人藏得死死的。

  這次也是一樣,太史慈率領的依舊是步卒。

  遼東步卒的特點是長槍多過刀盾,而且這些東北人喜歡血拼多於遠距離擊殺,弓手也不多。

  太史慈很不喜歡這一點,單一兵種的能力過於有限,需要他這個主將操心很多事情。

  不過太史慈對荀攸的判斷卻很是驚駭,絕大多數人都知道攻其不備出其不意,可是選擇的目標往往沒有那麼合理,因為他們看不清更深層次的局勢。

  按照太史慈自己的判斷,他會選擇還沒有完全站穩的匈奴人攻擊,一來匈奴人符合出其不意的效果,二來匈奴人是主力,重創主力對戰局非常有幫助。

  可是荀攸沒有選擇匈奴人,如果攻擊力夠強,以點破面確實是重創敵軍的好方法,卻達不到荀攸想要的效果。

  荀攸選擇的是烏孫人的營地,也就是北城敵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