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王弋的戰略(終)

  而且曹操麾下又不全是蠢貨,怎麼可能看不出只有孤注一擲拿下益州才是他唯一的生機?”

  “你怎麼知道這是唯一的生機而不是死路?”黃權站出來說道,“諸位,我是益州人,我覺得我有發言權。

  益州被稱作天府之國,倉儲稟實、土地肥沃,再加上易守難攻、物產豐富,天下無不向往者。

  然而事實並不是這樣的。

  益州連年水患,很多地方生存都要靠運氣,指不定哪年下雨大了整片田地都會被沖垮。

  這還只是民生,如果曹操沒有挑選一個合適的時間,很有可能都不需要孫堅出兵,惡劣的天氣就會將其擊敗。

  益州的治安並不好,宗賊眾多。

  可是宗賊多就意味著宗族多,宗族多就意味著人才多。當時孫堅對宗賊採取的是不容忍的態度,把鬧事的那些基本殺乾淨了,剩下的都是些安分守己的人。

  如今他竊據大位,那些安分守己的也不安分了,都想著博取一線機會,獲得滔天的富貴。

  孫堅有宗族支持,後勤補給有保障,以逸待勞只等曹操上門。

  兩相對比之下,曹操的贏面非常小。

  既然涼州和益州相連,曹操想要得到這些情報非常容易,我覺得他是不會奪取益州的。”

  其他的不敢說,王弋對益州水患這事兒還是有發言權的。要是沒有亮亮,光靠李冰的都江堰還真就不足以讓益州變得後世那般富庶。

  黃權的話非常有說服力,說完後場面開始逐漸安靜下來,所有人又陷入了思考。

  “不,不能這樣想!”

  半晌之後,郭嘉忽然反駁道:“我們不能從過程的困難與否來思考問題,無論過程有多困難,只要想做一定就能達成,我們還是要看目的,拋開一切繁雜看最終的目的!

  曹操最終的目的無論是恢復大漢還是自立為王,他要的都是全部天下。

  我們的爭論點發生了偏移,現在要議的不是曹操能不能打下益州,益州的人主是誰、曹操和孫權誰會獲勝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曹操會不會去攻打益州。

  我還是那句話,以曹操那堅韌的心性是不會放棄益州的。”

  “奉孝,放不放棄也是要看能力的。”戲志才出言反駁,“明知不可為而為之,這和送死有什麼區別?”

  “這當然不是送死!如果他不選擇益州,那他一定會死。如果選了,還有生機。”

  “你的賭性太大了。”

  “這不是賭,這是權衡。權衡利弊之下,益州是最好的選擇。”

  “你們呢?你們也是這麼認為嗎?”戲志才看向了周遭眾人。

  眾人都在思考郭嘉的權衡論到底符不符合事情,不過看那表現,顯然是被說動了。

  郭嘉說得確實沒錯,往北只會死的晚一些,往南卻能獲得爭奪天下的資本。

  然而,就在這時荀攸忽然說道:“爭論這些我覺得沒什麼意義,曹操為什麼不能兩樣都選?”

  “不可能!”郭嘉立即反駁,“他哪來的兵力?糧草?器械?單線作戰已經是他的極限了,雙線?西域那些人都是隻會吃飯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