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2章 果斷的郭嘉


                 鄭玄的題目和夔音寺的題目是相同的,這是一種巧合嗎?

  當然不是,如果真的有人認為這是巧合,那隻能說明他是一個傻子。

  那麼這是一個陰謀?一個夫餘人看到之後為極為警惕的陰謀?

  很可惜同樣不是。

  這確實是一個陰謀,但夫餘人知道後並不會警惕,因為這是夫餘人設置的陰謀。

  在觀看夔音寺的辯論時夫餘人認識了許多名士大儒,其中就有鄭玄的兒子鄭益恩。

  夫餘人先是將議題被洩露的事情透露給了鄭益恩,見到鄭益恩非常憤怒後便傾其所有討好鄭益恩,用金錢硬生生的砸出了如今這個議題。

  所以夫餘人並不認為這個議題有什麼問題,議題確實是個陰謀,只不過是他們佈置的陰謀罷了。

  至少夫餘人對此深信不疑。

  不論如何,只要夫餘人相信就好。

  夫餘無論是自身實力還是戰略位置其實都不重要,對於北方那些小國來說它不是最強的,也不是位置最關鍵的。

  但是夫餘本身很重要,曾經夫餘也曾短暫強大過,和北方諸國都有仇怨,王弋看重的也正是這份仇怨。

  師出有名是一件很有必要的事情,特別是在發動國戰的時候,戰勝從不是塵埃落定,後續安定的統治才是重中之重。

  翻開華夏的史書,每一個文字都是那麼平淡,連在一起的意思只有一個:我們愛和平。

  可這部黑色的歷史卻是由殷紅的鮮血書寫而成,在華夏人對外擴張的戰爭中,版圖越來越大,各民族卻越來越少。

  這裡面到底是什麼原因其實每一個熟讀歷史的人都很清楚,他們清楚王弋想要做什麼,也清楚接下來王弋會怎麼做。

  這是每一位英明的君主在對外擴張時都會用到的手段,不怎麼高明,卻非常有效。

  所以很多人都不怎麼贊同王弋的說法,滅國是一件很嚴肅的事情,這種事情大到宏觀謀略、小到細作人選的決定權都應該掌握在自己手裡,而不是將希望寄託在夫餘人犯蠢上面。

  鄭玄是怎麼回事大家都心知肚明,不少人覺得鄭玄並沒有掌控全局的能力。

  其中反對最強烈的便是荀攸和劉曄,他們非常反對王弋使用戲志才的計劃,就是因為掌控太低,而且時間太短。

  如果王弋準備用五年時間來解決夫餘,那這個計劃絕對是好計劃,哪怕三年也行,可王弋只有三個月。

  三個月能幹什麼?夫餘人會不會回去都是個問題。

  到時候萬一一切都準備好了,結果夫餘人還在鄴城,那之前所有的投入全部都會打水漂,沒有任何意義。

  況且夫餘人也需要時間,王弋還不想給他們時間。

  望著兩個態度強硬,希望得到解釋的臣子,王弋緊皺的眉沒有一絲鬆動的跡象。

  劉曄依舊在強調:“殿下,此時的時機真的不合適,夫餘使團的領隊死了我們沒有任何表示必然會讓他們不滿,這個時候需要時間來將這件事淡化。”

  劉曄的擔憂很有道理,以目前的進度來看,諸連伯的死訊一定會比夫餘使團先一步回到夫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