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湯豆苗 作品

145【君子不器】

十三年前河洛失陷,景朝雖然在軍事實力上獨步天下,但是在治理上存在很大的缺陷,關鍵便是沒有足夠的官員,因此新帝登基之後及時調整策略。一方面扶持北地門閥世族建立燕朝,最大限度地削弱各地百姓反抗的意志,另一方面在這十三年裡培養官員和擁躉,逐步將他們推上北燕朝堂的高層。

這種潛移默化的轉變需要足夠的耐心和定力,雖然費時費力卻有更好的效果,因為景朝並非是扶持一個傀儡朝廷便不管不顧,反而利用燕朝這個殼子來持續壯大自身的實力。

陸沉心中湧起一陣寒意,他曾聽蕭望之說起過景朝皇帝雄才大略,又有慶聿恭這等名將輔佐,他的野心絕非江北之地,而是要一統天下令四海臣服。

從現在的局勢來看,對方的目的在一步步達成,留給齊朝的時間越來越少。

等到景朝徹底消化江北大地,培養出足夠多的賢能之臣,再加上厲兵秣馬的景廉族勇士,衡江天塹能否擋得住對方的雷霆一擊?

到那個時候,靖州和淮州必然首當其衝。

想到這兒,陸沉抬眼望著神情肅然的天子,沉聲道:“陛下,臣認為不能這樣被動地等下去。”

李端頷首道:“朕已經收到蕭都督收復偽燕東陽路的方略,右相也已知道此事,朝廷會盡快推行戰前準備。但是,大齊三面皆敵,每一次戰略決策都必須考慮到方方面面的影響。衡江北岸的敵人伱很熟悉,沙州七部方才也已說過,西南面的南詔國同樣令朕有些頭疼。”

“南詔國?”

陸沉看向地圖,只見齊國的西南面是太平州,與此地相鄰的便是南詔國。

李端回到御案後坐下,又讓太監搬來一張圓凳,自然是在照顧陸沉的身體虛弱不宜久坐,然後略有些無奈地笑道:“南詔國武備孱弱,但是國君和一些大臣對我朝太平州垂涎已久。十二年前朕登基之初,他們甚至派使臣來京,向朕索要太平州全境。”

陸沉不由得瞪大眼睛,難以置信地說道:“這未免有些荒唐。”

齊國雖然不是景朝的對手,但在當今世間各國之中,論幅員和軍事實力僅次於景朝。

在陸沉的理解中,假如齊國的實力可以評為十分,南詔充其量只有三分。

即便現在齊國只有半壁江山,體量也遠遠超過南詔國。

李端喟然道:“朕和滿朝公卿也都認為很荒唐,可偏偏對方就這麼做了,因為他們很清楚大齊不到萬不得已不會對西南方向用兵。對了,蕭望之的長子蕭林便在太平州都督府擔任一軍都指揮使,你應該聽他說過。”

陸沉應道:“是的,陛下。”

李端繼續說道:“南詔土地貧瘠,大齊從未想過佔據這片地方,兼之如今我朝局勢艱難,給了南詔國君臣異想天開的理由。對於大齊而言,南詔就像是芥蘚之疾,不致命卻很煩人,若是處理不好,它也有可能成為邊境的隱患。”

談話至此,陸沉對天子的艱難有了更加清晰的瞭解。

朝中各方勢力錯綜複雜,外部處處都是棘手的麻煩,這裡面既有歷史遺留問題,也有時局變化帶來的憂患。

他由衷地感嘆道:“陛下要多多保重龍體。”

李端欣慰地笑笑,話鋒一轉道:“雖說朕的處境很不好,諸多掣肘如一團亂麻,但是景朝皇帝也沒有那麼輕鬆。方才與你說過代國的存在就像是景朝臥榻邊的一柄利劍,偽燕和趙國也不甘心只做附庸傀儡,這些都是可以利用的條件。再者,根據織經司打探得來的情報可知,如今在景朝的大後方,也就是他們的老巢北面,極北之地有一個蒼人部落,時不時能給景朝皇帝造成一些困擾。”